缩略图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质量控制与现场检测实践

作者

张雨

身份证:3703031994021254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绿色建造”“高效建造”理念的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凭借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特点,成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主流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更强调“模块化”与“精准化”,但受构件加工误差、现场安装精度、焊接工艺稳定性等因素影响,节点连接易出现螺栓松动、焊缝缺陷、传力不畅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结构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建立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科学的现场检测验证质量效果,是保障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结构安全、提升建设效率的关键。

二、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类型及质量风险

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 万㎡,共建设 8 栋单层门式刚架厂房,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涉及节点连接主要分为三大类,不同节点的质量风险存在显著差异。

(一)螺栓连接节点

主要应用于钢柱与基础、钢梁与钢柱的铰接部位,采用高强度螺栓(10.9 级摩擦型)连接。该类节点的核心质量风险包括:1. 螺栓预拉力不足,因扭矩扳手校准失效、螺栓紧固顺序错误,导致螺栓无法达到设计预拉力,影响节点抗剪承载力;2. 接触面处理不当,构件连接面未按要求进行喷砂除锈(设计要求Sa2.5 级),或存在油污、浮锈,降低摩擦面抗滑移系数;3. 螺栓安装偏差,螺栓孔位错位(偏差超过1mm)导致螺栓受剪变形,或螺栓外露丝扣不足(规范要求2-3 丝),影响连接可靠性。

(二)焊接连接节点

多用于钢梁拼接、柱与梁刚接部位,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 焊)工艺。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1. 焊缝外观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焊透、咬边等,其中未焊透深度超过板厚15%时,会直接削弱焊缝承载力;2. 焊接变形,因焊接顺序不合理(如未采用对称焊接),导致节点部位构件弯曲变形,影响结构整体安装精度;3. 焊后处理缺失,未按要求进行焊后消应力热处理(针对板厚≥20mm 的构件),导致焊缝内部残余应力集中,易引发后期开裂。

(三)销轴连接节点

应用于厂房吊车梁与钢柱的连接部位,承担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的协同传递。质量风险主要为:1. 销轴与孔壁配合间隙过大(设计要求间隙 ⩽0.5mm) ),导致节点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晃动,影响吊车运行稳定性;2. 销轴定位偏差,因构件安装时轴线对齐精度不足,销轴无法顺畅穿入,强行安装易造成孔壁损伤;3. 销轴防松措施失效,开口销未按要求插入销轴孔并张开,或垫圈缺失,导致销轴在振动荷载下松动。

三、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全流程质量控制要点

针对项目节点连接类型及质量风险,项目团队建立“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成品验收”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重点把控以下关键环节。

(一)工厂预制阶段质量控制

1. 构件加工精度控制:采用数控切割设备加工构件,确保螺栓孔位偏差 ⩽0.8mm 、构件长度偏差≤L/1000(L 为构件长度);对焊接构件,提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WPS),确定焊接电流(180-220A)、电压(22-26V)、焊接速度(15-20cm/min)等参数,避免因工艺参数不当导致焊缝缺陷。

2. 螺栓与焊缝预检验:高强度螺栓出厂时需附带质量证明书,现场随机抽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工厂焊接完成后,采用10 倍放大镜检查焊缝外观,对一级焊缝(如柱梁刚接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测,二级焊缝(如钢梁拼接焊缝)进行20%抽样探伤,确保焊缝内部无超标缺陷。

(二)现场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1. 安装精度控制:采用全站仪对钢柱轴线、标高进行定位(允许偏差≤3mm),安装钢梁时通过临时支撑调整梁的水平度(偏差≤L/2000),避免因构件错位导致节点连接受力不均;螺栓安装前,采用试孔器检查螺栓孔位,对偏差超标的孔位采用铰刀扩孔(扩孔直径不超过原孔径 1.2 倍),严禁气割扩孔。

2. 螺栓紧固质量控制:高强度螺栓紧固分初拧(扭矩值为终拧值的 50%) )、终拧两步进行,初拧后采用颜色标记,终拧时使用校准后的扭矩扳手(校准误差≤ ±5%) ),并做好扭矩记录;终拧完成后,检查螺栓外露丝扣数量,确保满足 2-3 丝要求,对丝扣不足的螺栓及时更换。

四、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现场检测实践

该项目节点连接现场检测分为“过程检测”与“竣工验收检测”两阶段,采用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验证节点连接质量。

(一)过程检测

螺栓连接检测:每安装完成 1 榀刚架,随机抽取 20%的高强度螺栓进行扭矩复紧检测,采用扭矩扳手实测扭矩值,与设计扭矩值(设计要求650N·m)的偏差需控制在±10%以内;对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现场抽取3组连接副进行滑移试验,试验结果均 ⩾0.45 ,满足设计要求。

(二)竣工验收检测

1. 销轴连接检测:采用内径百分表测量销轴孔直径与销轴直径,计算配合间隙,共检测50 个销轴节点,间隙均≤0.4mm,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销轴防松措施,开口销均按要求张开,垫圈无缺失,满足抗松动要求。

2. 节点承载力验证:选取2 个典型螺栓连接节点、1 个焊接连接节点进行现场静载试验。对螺栓节点施加设计抗剪荷载的1.2 倍,持荷1h 后检查螺栓无松动、构件无变形;对焊接节点施加设计抗拉荷载的1.1 倍,持荷后焊缝无开裂,节点位移量 ⩽0.2mm ,证明节点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项目实践可知,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质量控制需贯穿“工厂-现场”全流程,针对螺栓、焊接、销轴等不同节点类型的风险点,采取精准化管控措施;现场检测需结合外观检查、无损检测与承载力试验,全方位验证节点连接质量。基于项目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技术交底:施工前针对节点连接工艺(如螺栓紧固顺序、焊接参数)开展专项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质量要求,必要时进行现场实操培训。

2. 引入智能检测设备:推广使用智能扭矩扳手(实时记录紧固数据)、数字超声波探伤仪(自动生成检测报告),提升质量控制的精准度与效率。

3.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每一个节点连接进行编号,记录构件编号、螺栓批次、焊工信息、检测结果等数据,实现质量问题可追溯、可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的质量风险,保障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结构安全与使用性能,为工业领域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丁善坤. BIM 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工业厂房中的应用[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5,(04):78-80.

郑亮东. 绿色建筑理念装配式钢结构的优化研究[J].绿色中国,2025,(07):169-171.

[3] 朱 宝 峰 . 基 于 三 维 激 光 扫 描 和 智 能 控 制 系 统 的 模 块 化 施 工 工 艺 [J]. 中 国 建 筑 金 属 结构,2025,24(05):80-82.DOI:10.20080/j.cnki.ISSN1671-3362.2025.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