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
雷俊发 李援丰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技术特点、优势以及在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具体作用、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电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现状
(1)在发电环节,发电厂广泛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SIS)等自动化技术,对锅炉、汽轮机、电气主接线等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测与控制,从而使发电效率大大提高,燃油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为失误率降到最低,保证发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同时,部分电厂引入人工智能优化算法,辅助调度员优化燃油分配、负荷调度等,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2)在输电线路上,智能化的特高压子电站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智能子站将二次设备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以太网通信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可以自动完成检测、测量、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 在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智能电网自动化。对于配电自动化主站来说,主要通过环网柜、开关等终端设备对其进行远程集中监控,与配电网络分析模型和能量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自动地完成对配电网络的自愈重构、无功优化等多种智能运维任务,从而大大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另外,用户级的智能电表、电能管理系统也被广泛部署,让居民和企业用户都能实时查看用电数据,主动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主动参与到电网运行的优化调整中去。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
远程监控与智能调度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在电网中布设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向控制中心传输大量运行数据,结合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算法,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感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自动优化调度,确保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在发电环节,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异常状态进行预警和调整。在此基础上,控制中心可以根据电网负荷和能量约束等因素,对各电站的出力方案进行自动调度,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最经济、最环保的调度方案。此外,对输电线路进行远程监测与智能调度,主要体现在智能子站上。该智能子站是一种集在线监控、保护控制和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子站,它能对输电线路的温度、风偏等参数进行自动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点,并对故障线路进行主动切除。同时,子站也能根据负荷潮流情况,对换流变压器进行无功补偿,进而优化线路的无功分配,从而提高输电能力。另外,在配电网络中,自动化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环网柜、开关设备等设备上集成遥测、遥控终端,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集中监控,实现无人值班。在此基础上,将配网分析模型与能量管理系统相结合,自动优化无功调节、无功补偿等功能,实现配网自愈重构,最大限度地缩短停电时间。
2.2.故障预警与快速响应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系统故障不会扩大,降低停电时间,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故障预警与快速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首先,利用遍布整个电网的数字监控设备,实现了对电网各环节、各环节的全面在线监控。监测数据主要包括设备的温度、振动和绝缘状态等。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智能化地识别并深度挖掘这些数据,并从中找出潜在的异常状态与故障征兆。例如,某台机组的绝缘状况恶化,某条线路的温度异常,都可以提前发现,并给出预警信号,为维护和维护赢得宝贵的时间。其次,当出现故障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迅速定位故障,并能自动隔离。通过对输电线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点的位置,为抢修人员提供指导。同时,智能子站的保护控制系统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对故障线路进行切除、隔离,避免事故扩大。在配电网络中,故障信息自动分析系统可根据报警信号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及故障范围,并与环网柜自重构功能相结合,实现微秒级切换,大大缩短供电中断时间。同时,电力自动化技术也为故障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方面,现场抢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等方式与现场指挥中心进行实时交流,得到分析结果及专家意见;另一方面,当发生重大故障时,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直接介入,保证重要负荷的正常供电。
2.3.安全保护与故障处理
安全保护和故障处理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一环。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安全保护智能化和故障处理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全保护方面,电气自动化保护系统,比如智能子站,它集遥测、遥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对输电线路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当发现异常时,智能算法可以迅速判断出故障类型,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切除故障点,隔离事故,避免故障扩大。与传统保护设备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动作准确等特点,能够在瞬间完成复杂的人工判断与操作过程。电气化铁道和石油化工装置等重要负载均设有双层或双层的安全防护体系,以保证危急时刻的安全。这些安全保护系统采用了冗余备份和自动切换等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很强的容错能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还承担着迅速恢复供电的责任。分布在整个供电线路上的环网柜、开关柜等终端设备,集自动化于一体,可实现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配电自动化主站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调度,对故障的位置与性质进行智能化的分析,自动设定切换路径与切换顺序,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系统的重构与恢复。当重大故障不能自动处理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应急控制方案,例如紧急启动备用电源,对重要负荷进行分流供电,从而将影响范围降到最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详细分析了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故障预警与快速响应以及安全保护与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伏成志.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3,52(11):232-233.
[2]周霓.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3,(11):53-56.
[3]田媛媛,赵璞.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