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开启幼儿探索自然奥秘之门

作者

蔡珺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215600

亲近大自然是幼儿不可或缺的启蒙方式,幼儿时期是人发展“亲自然”情感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能,所以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得幼儿通过接触大自然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从心灵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不应是死板的,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社会,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也就是说,在日常教育中,比起知识的灌输,幼儿更需要自主的活的教育,而亲自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我们也开始重视起“亲自然”教育来,在大自然中开展活动,可以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在活动和发现的过程中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大自然以及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充分挖掘园内、周边自然教育资源,开展亲自然活动,让幼儿真正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影响阻碍了幼儿与自然的接触,这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诸多的影响。因此,适时地开展本课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幼儿能在最大程度上跟大自然亲密接触。

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1.幼儿园里的自然体验。幼儿园可为幼儿整体构建自然探索环境,让他们在园所的自然环境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并引导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完成探究活动。例如,种植地、自然角等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皆成为幼儿探究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对园所的自然环境进行直接感知与实际操作,例如,利用空闲时间照顾园内的动植物,对园所的果树进行认养。充满自然元素的大环境可在无形中将亲自然的理念渗透到幼儿的心中,使他们形成爱护自然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2.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除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外,幼儿园领导与教师还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且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着力打造自然探究小环境,开展生态体验教学,让幼儿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不断汲取知识、茁壮成长。例如,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植物的筛选与择优、种植环境和种植条件的调整、种植与养护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规划每个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小环境中自由探索。教师则以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进入幼儿的探究活动中,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关于植生长的知识,并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然游戏,探寻奥秘

1.寻兴趣,展探究。唐雪梅指出,探究式课程只有以幼儿为主体,以“做中学”为教学核心,以好奇心为驱动力,以问题为导向,才能不断地增强幼儿的行动力。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自然资源构建自然探究课程与实施亲自然教育。例如,当发现幼儿对各种植物十分感兴趣后,教师充分利园内的自然植物资源,生成“呀!土豆”“石头记”等幼儿感兴趣且富有教育价值的探究课程,让幼儿走进自然。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对种植大蒜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班级自然角以大蒜为主要种植物,并为幼儿开启探究大蒜的课程之旅。

2.重操作,促实践。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教师要在相信幼儿具有内在潜能的同时,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给予幼儿大胆探索与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在大蒜探究课程中,实验幼儿园教师把大蒜带进课堂,先引导幼儿通过多感官体验了解大蒜的颜色、外形、气味特点,再以问题驱动幼儿操作,使其通过操作获取大蒜结构的秘密。

3.思问题,寻办法。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科学是玩出来的。因此,在自然探究课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玩”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呀!土豆》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了解土豆、种植土豆、照顾土豆,一起观察土豆的生长变化;从给土豆削皮、切块、刨丝的过程中,学习了使用各种厨房工具的方法;在品尝美味的过程中,体验了制作美食的成就感和分享美食的快乐;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土豆塔搭建的乐趣;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科学现象的有趣,同时也发现了一起问题,和幼儿一起尝试解决问题。

4.重记录,促表征。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教师可鼓励幼儿在自然角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与发现、体验。由于幼儿总会发出“今天要记什么”的疑问,教师可借助记录表,指导幼儿明确观察对象、了解记录要点等内容。不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鼓励幼儿用其所了解的表征方式多形式地记录其在自然角的发现、体验。

三、活动多样,探寻乐趣。

在亲自然教育方面,幼儿园与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多样的教育活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

1.班级种植地活动。为了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每个班都有一块种植地来开展种植活动,鼓励各班幼儿跟随教师在种植地中体验春播、夏长、秋收的乐趣。在种植地里,幼儿可直接参与种植劳作、观察、探索和学习。在种植过程中,幼儿可培养责任心,掌握照顾不同植物的简单方法。同时,幼儿还可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种植活动中的发现、探索过程及方法,初步发现植物的生长秘密,并获得有益的经验。教师还可以结合季节和节日的特征开展主题种植活动,如记录春天种植场地的景色、讲述夏季种植场地的变化、记录秋天果实成熟的样子等,基于亲自然理念不断拓宽教育思路,增强户外自主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其对幼儿的吸引力。

2.收获品尝美食。随着种植地中的农作物日渐成熟,班级开展“播种收获,共享美食”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可体验采摘蔬菜、烹调蔬菜、分享蔬菜美食、打包食物等过程,同时体验劳动与分享的快乐。这可逐步培养幼儿的耐力、爱劳动的品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3.体验劳动的快乐。为了给幼儿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使其体验劳动的快乐,种植地中的农作物、劳动工具等融入运动会的场地布置、游戏项目中。在设计游戏项目时,教师依据耕田、播种、施肥、插秧、采摘等动作设计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体验农民的辛劳,学会尊重农民,使他们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游戏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利用种植活动中的其他内容带领幼儿开发全新的户外自主游戏,体验劳动活动带来的乐趣。

亲自然理念揭示幼儿与自然环境间的 联系,既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也能让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现教育革新。随着对亲自然理念的深入探索,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丰富的自然环境能给予幼儿无限探究与想象的空间,促进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多项能力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善用、勤用亲自然理念,创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形式,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