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李澳华
北京市海淀区 100081
作者简介:李澳华,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2000年1.1,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海淀区(100081),企业管理
摘要:文章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ESG实践两条路径构建了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数字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理论,为企业构建“数字-绿色”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此,建议企业深化数字化建设,加强绿色发展,加速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ESG实践;绿色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
作者简介:李澳华,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传统生产力很难满足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肖土盛等人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生产技术升级,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等具有推动作用,使用数字技术能降低能耗,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内涵,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此,本文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绿色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内在机理,丰富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通过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和ESG实践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之间的传导机制拓展了相关研究,为科学制定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全方位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丁相安等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嵌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显著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4]综上所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技术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或可持续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新技术、新要素、高效率、高技能人才等可释放出蓬勃的新质生产力效能,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假设:
H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正向影响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绿色技术创新最早由Braun等提出,该理论认为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帮助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创造经济价值。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数字化转型为绿色技术创新奠定了数字技术基础。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技术不断升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励企业不断开展绿色技术创新。[5]第二,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会提升企业的信息共享水平和知识整合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6]绿色技术创新以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准牵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因此,本文假设:
H2: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三)ESG实践的中介作用
企业实施ESG实践意味着信息更加透明,企业以标准化的运作方式进行运作,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加入[7],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此外,开展ESG实践的企业需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开展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的改进[8],从而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因此,本文假设:
H3:ESG实践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三、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基于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初始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并对数据做如下处理:删除ST类和金融类企业数据,最终剩余31732条数据。
(二)变量设定
1.核心解释变量
数字化转型(NDig):通过国泰安数据库获取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词频数据,参照吴非等的研究进行数据处理。[9]
2.被解释变量
新质生产力(NPro):参照宋佳的研究,基于生产力二要素理论,采用熵值法建构新质生产力指标。[10]
3.中介变量
绿色技术创新(NGti):参照齐绍洲等的研究,本文采用绿色专利被引用次数来度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11]
ESG实践(NESG):采用第三方机构评分来衡量企业的ESG实践,选用华证的ESG指标进行研究。
4.控制变量
本文引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独立董事比、董事会规模、财务杠杆、研发投入控制变量。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二)回归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选择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1%的水平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得到验证。
(三)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绿色技术创新和ESG实践都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系数为0.007,在1%的水平上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会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系数为1.668。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进行ESG实践;ESG实践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系数为0.210。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10-2022年的数据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数字化转型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ESG实践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
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将其视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创新技术应用,推进数字化设备研发投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二)强化绿色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企业应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新质生产能力的跃迁,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深化ESG实践,打造新质生产力制度优势
企业应将国际认可的ESG体系作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便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例如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环境绩效,履行社会责任等,从而催生企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肖土盛,孙瑞琦,袁淳,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22,38(12):220-237.
[2]刘万丽,孙婷.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J].财会月刊,2023,44(19):88-95.
[3]丁相安,王晓岭,韩少杰.数字化转型、员工责任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OL].管理评论,204(05):1-13
[4]王博,康琦,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J].经济管理,2023,45(06):161-176
[5]杜爽,曹效喜.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绿色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4):56-71
[6]宋德勇,朱文博,丁海.企业数字化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考察[J].财经研究,2022,48(04):34-48.
[7]FATEMI A, GLAUM M, KAISER S. ESG performance and firm valu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isclo sure[J].Global finance journal,2017,38: 45-64.
[8]PAVELIN S, PORTER L A. 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content of innovation in the U.K. [J]. Joum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 (80):711-725.
[9]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1,37(07):130-144+10.
[10]宋佳,张金昌,潘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01):1-13
[11]齐绍洲,林屾,崔静波.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8,53(12):12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