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作者

高媛

四川五月花技师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面临着更严格的标准。中职内科护理课程作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本文深入分析了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全面探讨具体的构建策略,从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中职院校内科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培养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引言

在中职护理教育领域,内科护理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涵盖了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中职内科护理教学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最终学生在面对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时,无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更好地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探索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内科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内科护理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和掌握各种护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内科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模拟临床护理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这些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教学内容整合

临床需求导向:整合内科护理课程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强调重点如疾病护理评估、诊断、措施。例如,讲解糖尿病护理时,详述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操作。

融入最新知识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包括新型药物使用、先进护理设备操作等,确保学生掌握前沿护理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选择

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项目,每个围绕临床任务,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护理任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创设真实临床情景,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操作和交流,如模拟病房护理评估、执行医嘱等,增强实践操作和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交流讨论,如病例分析时共同讨论护理诊断和措施,培养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配备模拟病床、监护仪等设备,提供接近真实的实践环境。

开发教学资源库:整理教学资料如课件、案例分析、操作视频,建立资源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选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多元化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通过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及时反馈帮助改进,结合终结性评价全面了解学习效果。

四、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我校护理专业在内科护理课程教学中实施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为例,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二)教学过程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理论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践操作示范: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操作进行示范,如吸氧操作、雾化吸入操作、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等。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学习操作要领。

小组实践操作: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模拟患者的护理操作。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情景模拟演练:创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住院治疗、出院等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进行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实施、健康宣教等操作,并进行沟通交流。

评价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情景模拟演练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教师最后对本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三)应用效果

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情景模拟演练中,能够较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五、结论

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高中职护理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策略,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中职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珣颖.实践性教学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亚太教育,2024,(20):99-102.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20.032.

[2]梁碧兰,周小菊.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24,(18):25-27.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18.009.

[3]李佳.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内科护理学线上教学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