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中的文化内涵
张云飞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江门 529000
文化内涵作为文学作品表达中心之下的深层主题,是作者通过无数文字和语言表达树立的作品形象,也是连接作者、作品以及读者的桥梁。历史上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只要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赏析,就能发现蕴藏在作品表面之下的情感与主题,进而推动文学著作领域进一步发展,实现世界文学文化繁荣。
1. 文学赏析的价值
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语言等工具,构建场景、社会、人物以及世界观,向读者描述真实或架空故事的一种艺术载体。文学赏析是一种比表面阅读更有意义的阅读方法,具体表现为阅读时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度思考,探索作品深层意义和内涵,感悟故事主题和人物情感。如《红楼梦》的文化内涵,阅读者可以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得到反思,带入角色切身体会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看清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碾压和摧残,了解反封建者为反抗封建制度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让《红楼梦》成为我国反封建主义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深刻文化价值。
2. 文学赏析研究意义
2.1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赏析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于探索中国五千年历史、了解民族历史进程、学习优秀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国家大力提倡新时代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赏析就是重要途径之一。相关人员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可以加大古典文学如诗词、古文计量,在教育生活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既满足教育需求,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巩固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通过文化赏析向社会渗透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改善人民思想,增强道德水平,减少社会犯罪率,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2.2 开辟文学赏析新领域
不同研究者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会得到不同的赏析心得,两次心得不重复的部分就是文学赏析新领域。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是在不同阅读者不断赏析中,开辟新视角,得到全新的思路总结和人物情感,实现作品赏析价值提升。为了不断丰富文学文化知识,推动文学创作领域发展和文化进步,我们还需要加快开辟文学赏析新领域。此外,文化内涵赏析还需要与时俱进,在不同时代下以不同角度分析,才能升华文学作品研究价值。
3. 文化内涵在文学赏析中的体现
3.1 不同文学形象的文化内涵
3.1.1 色彩形象代表的文化内涵
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作者往往通过文学形象表达人物形象、暗示时代背景。色彩作为文学形象组成之一,通常是表达民族生活习惯和人物情感的元素,同一颜色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文化,传递的情感也不同。红色在东方文化中象征喜庆、热闹等,中国古人在结婚时都会选择红色婚服表示新婚之喜。唐太宗李世民的“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红烛”通过红色塑造,告知人们新年到来的喜悦之情。《水浒传》中,潘金莲为武大郎戴孝时,白色丧服下突出的红色服装,既展示了潘金莲的情感,又为武松产生怀疑做出合理解释。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往往代表血腥、愤怒,如“堕天使”形象撒旦,就以红色为代表。
3.1.2 动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在文学作品表达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使用了大量动物形象。如“喜鹊”,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牛郎织女”这一神话故事,作者就将喜鹊设定为牛郎织女爱情的见证者,只有经过喜鹊铺设的鹊桥,牛郎与织女才能相见。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也将喜鹊视为吉祥之鸟,象征矢志不渝的爱情。反观西方文化,喜鹊常常被视为反派,以爱搬弄是非等负面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再例如“龙”这一形象,在东方文化中常常象征权力与力量,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中国只有皇帝才能穿着带有龙图案刺绣的服装,在西方文化中,龙常常代表贪婪、邪恶,是勇者与公主故事中永远的反派形象。
3.1.3 植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在不同文化文学创作中,不同植物象征着不同意义。如水仙花在中国常常象征着纯洁、坚韧、优雅,在中国古代与莲花共同被视为具有“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但在西方文化中,水仙花被视为自恋与坚定的爱情,《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这一角色,就是因为极度自恋,在河边“照镜子”时不幸跌入水中,最终幻化成河边一株水仙花。再例如法国以玫瑰花象征浪漫的爱情,这种思想几乎传遍世界各地,在中国文化中,红豆才是象征爱情的植物,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及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是用红豆表达爱情。但在俄罗斯文化中,白桦林才能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3.2. 不同文学语言的文学内涵
文学语言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表达丰富且复杂的情感,实现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弘扬文化等目的。不同国家文学语言表达习惯不同,会造就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如西方国家追求民主,性格更加乐观积极,导致西方文学通常极具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主人公大多数被塑造成自信、坦率、活跃等形象。日本文学习惯使用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进行文学创作,从而导致日本文学的主人公通常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彬彬有礼的形象。而中国古代文学受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等影响,具有逻辑性强这一特点,文学体裁大多数为诗词、古文等,具有极高科研价值。通过不同语言赏析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了解不同国家语言习惯、宗教信仰等民族特点。
3.3 不同文学主题的文学内涵
在赏析文学作品文化内涵时,除了通过文学形象和文学语言外,文学主题的赏析也有重要作用,将合适的主题融入进文学作品文化内涵,有助于故事整体基调奠定。在许多儿童作品中,文学主题都围绕“校园”“爱”“美德”等。这种主题选择具有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让整个作品都得到升华。在具体应用时要确保主题选择真实度,可以从历史事件、社会要点、大众兴趣出发,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如《怀君与怀珠》,林清玄通过观察沙土可以在蚌中被打磨成珍珠这一现象,联想到朋友间相互包容、相互激励这一内涵,就以此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让人意识到与朋友交往时保持宽容的重要性,突出大众文化心理,给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
结语:
文学作品文化内涵是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志和展现,不断赏析和研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在继承与弘扬国家传统文化、开辟文学赏析新领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色彩形象、动物形象、植物形象、文学语言以及文学主题等方面赏析文学作品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内涵引领价值,助力文学创作领域和赏析领域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曦 . 西方戏剧文学文化内涵与育人功能分——以《玩偶之家》为例[J]. 戏剧之家 ,2024,(33):49-51.
[2] 孔秋萍 . 古代文学中“桃花”意象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23(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