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方法
杞丽萍
云南云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03
摘要:本文围绕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以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展开深入研究。系统阐述监理专业素养与工程量准确计量的理论关联,细致剖析当前监理合同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知识拓展、技能强化、职业道德培育、管理机制革新等多维度,深入探讨提升监理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并针对性提出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具体策略。旨在通过全面提升监理人员专业素养,规范合同计量工作流程,确保工程量计量精准无误,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成本有效控制以及各方利益保障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监理专业素养;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专业提升;计量保障
引言
在工程建设领域,合同计量工程量的准确性是项目顺利实施和成本合理控制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的经济利益与项目整体效益。监理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独立的监督主体,承担着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全方位把控的重要职责,其专业素养的高低对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提升监理专业素养的方法,构建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有效体系,对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监理专业素养与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理论基础
(一)监理专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监理专业素养是监理人员在工程建设监理实践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职业历练所形成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集合。从知识层面看,涵盖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电气安装、机械设备等多领域专业知识,以理解工程施工原理与技术要求;工程经济知识,如工程造价构成、成本分析方法等,用于把控工程成本;法律法规知识,熟悉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确保监理工作合法合规;合同管理知识,掌握合同条款解读、变更处理等内容,保障合同有效执行。专业技能方面,包含工程质量检验技能,能够运用专业工具与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估;进度控制技能,通过科学编制进度计划、动态监控进度偏差,确保工程按期完成;成本核算技能,准确计算工程量与工程价款;工程量计量技能,依据规范准确测量、统计工程量。职业道德层面,要求监理人员秉持公正立场,独立行使监督职权,恪守诚信原则,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职业态度则体现为对工作高度负责,具备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持续学习、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监理专业素养的完整体系。
(二)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合同计量工程量的准确性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于工程价款结算而言,准确的工程量计量是工程款项支付的关键依据,能够避免因计量争议导致的工程款结算纠纷,保障建设单位资金合理支出与施工单位合法收入,维护双方经济利益平衡。在成本控制方面,精准的工程量计量为项目成本预算编制提供可靠数据,有助于建设单位合理规划资金投入,施工单位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防止出现超预算、成本失控等情况。从工程质量与进度角度,准确的工程量计量促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与设计标准施工,避免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等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为进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确保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监理专业素养与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呈现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监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其对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决定工程量计量的准确性。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如计量工具使用、数据处理能力等,直接关系到计量结果的精准度。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确保监理人员在计量工作中秉持公正、客观原则,杜绝人为因素干扰,保证计量过程与结果真实可靠。另一方面,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严格要求,又对监理专业素养提出更高标准。随着工程建设技术不断发展、合同条款日益细化,监理人员需持续提升专业素养,更新知识储备,强化技能训练,以适应工程量准确计量的需求,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二、当前监理在合同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当前部分监理人员专业知识储备难以满足合同计量工作需求。在工程技术知识方面,对新型建筑材料特性、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智能化设备安装技术等前沿知识了解有限,面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无法准确判断工程量变化情况。工程经济知识层面,缺乏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价值工程等先进成本管理理念的认识,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定额标准更新不及时,导致在合同计量中难以准确核算工程成本与价款。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新出台的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理解不透彻,在处理合同计量纠纷时,无法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各方权益,影响计量工作的规范性与合法性。
(二)计量技能与实践能力欠缺
监理人员在计量技能与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工程量计量技能不熟练,对复杂结构工程、异形构件的计量方法掌握不精准,容易出现漏算、错算问题;对计量软件、信息化计量工具使用不熟练,无法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在提高计量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优势。现场实践经验不足,面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等特殊情况,不能准确判断工程量计量范围与计量依据,导致计量结果偏差。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薄弱,不能对计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工程成本、进度信息,无法为工程管理提供有效决策支持,制约监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
(三)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监理人员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缺失严重影响合同计量工作质量。受利益驱使,个别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串通,虚报、多报工程量,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建设单位权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部分监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合同计量工作敷衍了事,缺乏主动监督意识,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计量数据不进行严格审核,导致虚假数据流入计量环节。
三、提升监理专业素养的具体方法
(一)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监理人员应全方位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在工程技术领域,定期参加行业新技术培训、学术研讨会,学习新型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技术,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拓宽技术视野;深入研究工程图纸、技术规范,掌握不同类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加强工程经济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成本分析方法,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与定额标准,参与成本管理实践,提升工程成本把控能力。强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及时了解新出台的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参加法律知识培训与讲座,深入理解法律条文内涵,提高依法监理能力。深入钻研合同管理知识,学习合同起草、谈判、履行等全流程管理方法,分析经典合同案例,掌握合同条款解读与争议处理技巧,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二)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
监理单位应制定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针对工程量计量技能,开展专项培训课程,讲解各类工程计量规则、方法与技巧,组织计量软件操作培训,提高监理人员信息化计量水平;定期进行计量技能考核,检验培训效果,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辅导。鼓励监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参与工程计量全过程实践,积累不同类型工程计量经验;建立师徒帮带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监理工程师指导新入职人员,加快其成长速度。组织质量检验、进度控制、成本核算等多维度技能竞赛与模拟演练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发监理人员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定期对监理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实现技能持续提升。
(三)加强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
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监理人员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如职业道德讲座、主题演讲、案例分析等,引导监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强化公正、独立、诚信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对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设立举报渠道,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社会公众对监理人员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对违反职业道德的监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威慑。加强责任意识教育,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签订责任承诺书等方式,让监理人员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合同计量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树立优秀监理人员榜样,宣传其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监理人员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四、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一)规范计量工作流程
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计量工作流程是保障准确性的基础。计量准备阶段,监理人员需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等资料,明确计量范围、计量规则与计量方法,制定详细的计量工作计划。计量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对工程量进行现场测量、核实,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等特殊部位的计量,需留存影像资料、书面记录等原始凭证,作为计量依据。计量完成后,进行多级复核审查,先由监理人员自行检查,再由专业负责人复核,最后提交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保计量结果准确无误。建立计量工作台账,对计量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计算过程、审核意见等进行详细记录,实现计量工作可追溯、可查询,便于后续审计与纠纷处理。
(二)加强计量数据管理与审核
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高效的合同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计量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与分析。建立严格的数据录入规范,确保数据录入准确、完整;设置数据访问权限,保障数据安全。制定多级数据审核制度,明确各审核环节的责任与标准,对计量数据进行全面、细致审核,从数据来源真实性、计算准确性、逻辑合理性等多维度进行把关。加强计量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挖掘数据潜在价值,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工程量数据的对比,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工程量异常波动、成本偏差等,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定期对计量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因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建立沟通协调与争议解决机制
构建多方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如周例会、月总结会等,在会议上各方就合同计量工作进展、存在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分歧;针对重大计量问题,组织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制定合同计量争议解决预案,明确争议解决流程与方式,当计量争议发生时,首先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寻求共识;若协商调解不成,按照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程序处理,确保争议得到公正、高效解决。建立计量工作反馈机制,广泛收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方对合同计量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对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计量工作方法与流程,不断提高合同计量工作质量与满意度。
结束语
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通过完善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体系,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养,能够全面提升监理专业素养;同时,通过规范计量工作流程,加强计量数据管理与审核,建立沟通协调与争议解决机制,可有效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戴佳希, 冯雪, 于沛太. 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5, (16): 95-98.
[2]房琼莲, 林超连. 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创新策略[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5, 27 (02): 46-52.
[3]李清. 基于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应用[J]. 砖瓦, 2025, (04): 168-170+173.
[4]钮子倩. 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方法[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5, 6 (07): 159-161.
[5]覃柳艳, 秦艳萍.提升监理专业素养,保障合同计量工程量准确性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5, (10):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