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控药泵的精准微型控制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
王德智 王微 张露月 陈俊龙 舒小涵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重庆南岸 40065
摘要:本研究针对净水工艺中絮凝剂优化调控的复杂性,特别是非线性、大迟滞和多变量因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药泵精准微型控制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该装置利用深度模糊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矾花图像并构建样本库,进而训练模型参数以实现矾花状态的自动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从矾花图像中提取的密度特征和尺寸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可以获得最佳的识别效果。DFM模型在矾花状态识别方面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显著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此外,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厂,显著降低了絮凝剂的平均投加量,并减少了沉淀池的出水浑浊度。本研究不仅提高了絮凝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为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控药泵;精准微型控制;矾花特征提取;污水处理
一、引言与背景研究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重要环节,其中矾花的形成是絮凝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后续的沉淀和过滤效果。矾花特征的准确提取对于优化絮凝剂的投加量、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矾花特征提取方法多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误差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控药泵的精准微型控制矾花特征提取装置,旨在通过自动化和精确控制技术,提高矾花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效率。该装置的研究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和劳动强度,还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现有技术在矾花特征提取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矾花状态的自动识别,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复杂的污水环境中保持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设计出能够适应多变环境的控制算法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微型泵技术与图像识别系统,通过精准控制药剂投加量,实现对矾花特征的动态跟踪和提取,从而为污水处理提供更为精确的控制策略。
本研究的潜在贡献包括:1)提高矾花特征提取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2)通过精准控制药剂投加量,优化絮凝过程,提高污水处理效率;3)为污水处理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二、装置设计与工作原理
(一) 装置设计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控药泵的精准微型控制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以提高水质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1】。该装置集成了高精度控药泵、图像采集系统、数据分析软件及智能控制单元,实现了对矾花特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提取。
1.总体设计概述
装置整体设计以智能化、自动化为核心,旨在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精度和效率。通过高精度控药泵精确控制药剂投加量,结合图像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实时监测矾花形态变化,并通过智能控制单元实现自动化调整和优化【2】。
2.主要组成部分
l高精度控药泵:作为药剂投加的核心部件,选用高精度计量泵,确保药剂投加量的精确控制,误差不超过±1%,为矾花特征的准确提取奠定基础【3】。
l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清水下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卡,实时捕捉矾花图像,为后续特征提取提供清晰、高质量的图像数据【4】。
l数据分析软件: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对采集的矾花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数据分析,实现矾花特征的自动化识别与量化。
l智能控制单元: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智能控制单元自动调整控药泵的药剂投加量,优化混凝效果,并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确保装置稳定运行。
(二)工作原理
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药剂投加控制、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与数据分析以及智能控制与反馈调节四个步骤。
1.药剂投加控制
装置启动后,智能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药剂投加量和时间间隔,向高精度控药泵发送控制指令。控药泵根据指令精确投加混凝剂至待处理的污水中,确保药剂分布的均匀性和准确性【7】。
2.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在药剂投加的同时,图像采集系统开始实时采集矾花的图像。摄像头以固定时间间隔拍摄矾花图像,并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输至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分析软件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二值化等步骤,以提高图像质量和特征提取的精度。
3.特征提取与数据分析
预处理后的图像进入特征提取阶段。数据分析软件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包括矾花的平均粒径、密度、个数分布等关键特征。提取的特征数据将与控药泵记录的药剂量和时间进行关联分析,以评估装置在矾花特征提取中的精度和效率。
4.智能控制与反馈调节
基于特征提取的结果,智能控制单元将自动调整控药泵的药剂投加量。如果特征提取结果显示矾花特征不符合预期(如粒径过大或过小),智能控制单元将减少或增加药剂投加量,以优化混凝效果。同时,智能控制单元还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本研究开发的基于控药泵的精准微型控制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实现了对矾花特征的精准提取和药剂投加量的智能控制,为水质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控药泵的精准微型控制的矾花特征提取装置,并通过对该装置的实验验证,得出了以下三个主要发现:
1、效率与稳定性提升:装置在矾花特征提取中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其识别精度与人工观察结果相比,误差控制在±5%以内,显示出装置的高度准确性。
2、自动化与智能化优势:装置的处理效率显著提高,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大量矾花图像的采集和特征提取工作,这对于水质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3、实验验证与技术推动:实验结果还表明,控药泵的精度、图像采集质量以及图像识别算法的优化是影响装置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高精度控药泵、优化图像采集系统和加强算法训练,装置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矾花特征提取装置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方面。通过提高水质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该装置有助于减少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污水排放,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这对于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同时,通过优化药剂投加量,减少了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有助于减少化学污染,保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矾花特征提取装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设计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这一点在当前全球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尤为重要。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装置有助于降低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此外,装置的高效性和精确性也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明, 王强. 水质处理中的矾花特征提取技术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 43(1): 123-128.
[2] 张伟, 刘涛. 智能化水质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 (5): 15-18.
[3] 王丽, 赵雷. 高精度计量泵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18, 44(11): 101-104.
[4] 陈晓燕, 李华. 水下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 53(16): 1-8.
[5] 刘洋, 马超.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21, 48(2): 123-128.
作者简介:王德智(2005-),男,汉族,重庆人,本科生,主要研究:大数据;指导老师:但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