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作者

朱梦

泗洪县第二实验学校223900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融入与应用,给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发展道路和思考。在目前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建立高效的课堂是教学水平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目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目的在于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内容、方式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学有所获。

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特征

1.1 目标精准性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关于教材内容,学生的学情实施细致化处理,对每一课时教学目标予以细化,并把要求分解到具体的知、能、素等方面内容上。例如,教师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一课时,要规定学生必须掌握通过配方法求解各种不同形式的方程;必须掌握利用公式法求解各式各样的方程问题;必须掌握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所有形式的方程问题。并且学生还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来加强符号意识,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1.2 高参与度

在高效课堂里,全体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大胆发言,敢于同同学们一起学习。探究过程中各个小组分工明确,各个小组围绕着数学问题发挥出各自的优点,互相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也就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否则学生就会停留在浅层次的学习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3 思维进阶性

高效课堂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学过程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教师先用生活中出现的旋转现象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带领学生去研究旋转的性质,再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变换的问题。这样的一节课可以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地思考问题,达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1.4 即时反馈性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就像一个一个连在一起的链条,如果链条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对后面的环节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情。在课堂练习和小组汇报时教师要做出准确点评,让同学们及时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迅速改变学习方法,让学习过程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防止学习偏移逐渐积累。

2 基于信息技术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2.1 深度融合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时候,要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去理解相关知识体系、概念、原理等等。信息技术的加入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使用给予了技术支持,也给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带来极大的方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构建高效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在这次的教学目的中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借助于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去预习,给学

生深入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料。

2.2 借助互动教学软件提升课堂参与度

互动教学软件凭借其丰富的功能与灵活的运用方式给初中数学课堂增添了几分生机。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软件来设计各种各样的互动环节,如在线投票、实时问答、小组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动软件显示动态的几何变换过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图形的变化,从而更直观的去理解几何概念。而且互动软件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给教师提供详细的学习数据,便于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深课堂的参与感与实效性。

2.3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学习效能提升研究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比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繁多,而且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个人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创建高效课堂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但是差异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特点、需求,难度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状态、解题思路、时间等相关的数据信息的快速收集与整合处理,从更全面、客观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学习路径,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有利的。

结语

从以上可以得出,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途径。通过深度整合网络资源、采用互动教学软件,规划个性化的学习途径这些手段,可以让传统的教学被打破,于是就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更生动,更有趣又更多挑战的学习场景。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去探索和尝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努力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志鹏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4(52):66-68.

[2]裴珊珊,陈思.“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以“勾股定理”一节为例 [J].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24(20):22-24.

[3] 王袁芳.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18):54-56.

[4] 李臣香 . 勤于备活于教 “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J]. 青海教育 ,2024(Z2):68-69.

[5] 曾梅秀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落实“双减”目标— —探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建构的有效途径 [J]. 教师 ,2024(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