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七型人格与九型人格对比
周毛措 次仁
1. 西藏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2. 西藏藏医药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3.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西藏拉萨 850000
关键词:藏医;人格 ; 藏医七型人格; 九型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 [1], 是体现人的个性和本质的特点[2], 兼具生理与心理, 是一种身心系统 [3]。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 人格以“壬型(རངབཞིན། )” 命名,意为本质、特性。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论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多维度对比, 探讨二者异同, 为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对比
1.1 藏医七型人格
藏医理论无不以三因和五源学说作为理论依据,是藏医药学的根本和核心[4]。“隆”(རླུང་།)、“赤巴”(མཁྲིས་པ།)、“培根”(བད་ཀན།)作为人体的“三大因素”, 与“五源( 土、水、火、风、空 )”共同构成藏医理论基石。藏医认为人体中的四源或三因成分多寡决定了人的性格、体质、心理及疾病方面的差异性[5]。
1.2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学(Enneagram)又称性格形态学,是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6]16 是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名校 MBA 学员推崇的课程之一 [7], 其核心是探索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与情感模式。
2 影响因素对比
2.1 藏医七型人格
藏医认为人格是由父精母血、胚胎期母亲的饮食行为、因缘及灵魂的参与而形成 ,在此基础上“隆、赤巴、培根”三个因素决定着不同的人格[8]。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三因随父
精母血在母胎中相融 , 犹如“有毒的昆虫由毒汁生长出来” 1928 , 强调人格的先天决定性。
2.2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认为人格是由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决定 : 人格类型一部分源于基因 , 一部分源于胎儿时期 , 一部分源于后天学习因素。事实上 , 我们人格类型中的很多方面 ( 但不是所有方面) 在出生时( 或者更早) 就决定了 [10]。
3 分类标准对比
3.1 藏医七型人格
藏医以“三因”的组合方式 , 将人格分 7 种 : 单一型 (3 种 ): 隆单型、赤巴单型、培根单型); 二合型(3 种): 隆- 赤二合型、培- 赤二合型、培- 隆二合型; 聚合型(1 种): 隆-赤- 培根聚合型。且明确人格存在优劣等级:“七种人格中, 隆型小, 赤巴型中, 培根型大,聚合型最优 , 混合型其次 19l28 。”其优劣顺序为 : 隆 - 赤 - 培根聚合型 ( 最优 )> 培 - 赤混合型 > 培- 隆混合型 > 隆- 赤混合型 > 培根单型 > 赤巴单型 > 隆单型。
3.2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以情感、思维和本能为中心 , 将人格分为三个三元组分 9 种 : 情感三元组 :第二型助人者、第三型成就者、第四型个人主义者 ; 思维三元组 : 第五型探索者、第六型忠诚者、第七型热情者; 本能三元组: 第八型挑战者、第九型和平缔造者、第一型改革者。但无优劣等级: 没有哪一种人格类型天生地比其他类型更好或更坏 [6]36 。
4 核心特征对比
4.1 藏医七型人格
藏医七型人格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表1:
表1 藏医七型人格核心特征

4.2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的核心特征( 健康状态) 可概括为表2:
表2 九型人格核心特征

4.3 两者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发现, 二者存在潜在的对应关系, 如下表3:
表3 藏医七型人格与九型人格对应关系

两者的对应关系为 : 隆单型 ≈ 第七型 , 赤巴单型 ≈ 第五型 , 培根单型 ≈ 第九型 , 隆 -赤二合型 ≈ 第八型 , 培 - 赤二合型 ≈ 第一型 , 培 - 隆二合型 ≈ 第六型 , 隆 - 赤 - 培根聚合型≈第二型、第三型、第四型。
5 应用领域及价值对比
共性应用领域 : 二者同属人格心理学范畴 , 可应用于身心健康领域 : 了解人格特征因素与疾病症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疾病,从而客观评价治疗效果[11]; 管理领域 : 企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组织构建、团队沟通过程中作为评价人员性格的工具[12]; 个人发展领域: 帮助人们与真正的自我建立合作关系[13]。
差异应用领域 : 藏医七型人格源于藏医学 , 目前更倾向应用于身心健康领域 ; 而九型人格源于古老智慧, 更广泛应用于个人成长与职场管理领域。
6 结论
藏医七型人格与九型人格虽源于不同文化体系,但均为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 其对比结论可概括为三点:
其一 , 理论与分类差异显著 : 藏医七型人格以“三因五源”为核心 , 强调整体身心观与先天决定, 分类有优劣等级; 九型人格聚焦后天心理动力, 分类无等级。
其二 , 特征关联可挖掘 : 二者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潜在对应 , 如隆单型与第七型高度契合, 为跨文化人格研究提供了连接点。
其三 , 应用价值互补 : 藏医七型人格的“身心整合”优势可补充现代心理学的生理关联研究, 而九型人格的“精细化心理动机分析”可完善藏医人格理论的实证维度。
未来研究应推动二者深度融合 : 一方面 , 探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应用 , 开发数字化人格评估工具; 另一方面, 拓展应用边界, 推动藏医七型人格向职场管理延伸, 深化九型人格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 为心理学、医学、管理学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嗣德 , 胡克祖 . 国内心理学中人格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J]. 职业与健康 ,2022,38(21):2994-3005.
[2] 孙淑芬 . 九型人格心理学 [M]. 北京 :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3:006-007.
[3] 岳 冬 梅 . 人 格 特 征 在 心 身 疾 病 发 病 中 的 作 用 途 径 [J]. 医 学 与 哲学 ,1987(12):46-47.
[4] 格知加, 明吉措姆. 论三因五源学说在藏医药中应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1):62-65.
[5] 李先加 . 藏医心理学 [M]. 罗秉芬 , 编译 .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9-42.
[6][ 美] 唐·理查德·里索,[ 美] 拉斯·赫德森. 九型人格[M]. 徐晶, 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7] 方金强,范思思,郑淑洁 . 新形势下九型人格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大学,2017,41:21-23.
[8] 索南才旦 . 藏医人格与治未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D]. 青海:青海大学,2016.
[9] 宇·妥云登贡布. 四部医典[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10-179
[10][ 美] 唐·理查德·里索,[ 美] 拉斯·赫德森. 九型人格2[M]. 李耘, 余燕译,译.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13.
[11] 曹南 , 刘启贵 . 疾病与人格特征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J]. 护理研究,2017,31(08):900-905.
[12] 赵前前 , 王继荣 . 九型人格与政府领导力重塑 [J]. 领导科学,2011(01):48-49.
[13] 王本贤 , 吴宏刚 . 九型人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中的启示 [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32):87-89.基金资助: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 2023 年度局级科研课题及标准化研究项目:(No. JJKT2023024)通 讯 作 者: 次 仁, 西 藏 自 治 区 拉 萨 市 城 关 区 娘 热 路 26 号,E-mail:tseringjm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