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黑青稞增产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

张友燕 潘峰 张云书 李晋 贺宏 赵静 龙桂林 刘益萍 邱小屏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黑青稞为农作物一种,颜色展现出深紫黑色,果实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黑青稞的营养价值含量高,适用于有减重需求和改善便秘的群体。近些年,大众对黑青稞的需求量增高,农业市场中迫切需要高质量黑青稞,因此对黑青稞高产、优质提出严格要求,黑青稞增产种植技术备受关注。对于黑青稞种植人员,要结合当地环境、需求等,掌握黑青稞增产种植技术要点,经科学整地、合理选种播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开展,达成黑青稞种植的增产目标,提升黑青稞作物的最终产量和品质。

1 科学整地与土壤处理

黑青稞种植期间要科学倒茬、合理整地,以科学轮作的方式,避免后期作物生长时出现病虫害。科学倒茬的目的在于,为深耕提供良好时机,深耕时深度一般建议为 20cm。在秋季来临时,施肥工作与秋翻一同完成,并在正式播种黑青稞种子前,精细整地,特别是将土地中的石块拿出。秋翻时预先处理土壤,让其提供适合种植的环境。

土壤处理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防止水燕麦、野燕麦等杂草的大量生长,在具体处理时运用以下方法:每亩地运用 40% 燕麦畏乳油,剂量为200mL-250mL ,之后将其和 15kg 的水混合,或者是和细潮土混合,均匀混合过后,将其施以地表。接下来,旋耕器把药剂混合物混合到深度为8cm-10cn 的土壤之中,以免水分流失。如果种植面积比较大,那么要运用大型的喷雾器、镇压一体机或者是旋耕机等完成土壤处理,这样会得到更良好的除草和土壤处理效果。

2 充分施底肥

黑青稞作物因生长特性,早期生长期间对养分需求量大,尤其是处在分蘖期以及拔节期,此时养分吸收占据着整个生长期的 60% 到 70% 左右。因为黑青稞在根系发育上比较薄弱,存在根群分布浅的现象,故要及时以及充足施以底肥。施肥措施方面,必须保障基肥充足,且追肥操作时,展开跟外喷施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亩地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配合尿素和专用的配方肥一同使用。肥料的合理使用,可为后续种子生长带来更好的环境与条件。

3 合理选种

黑青稞种子的类型关乎最终的种植结果,因此选种工作不可忽视,要按照预期想要获得的经济效益、产量要求、品质要求等,合理选择种子类型。并且,选种时也要结合季节特点、地域特点、土壤环境等因素,并考虑到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等。对于优良品种,其纯度达到 99% 、净度达到 98% 、发芽率达到 95% 之上[1]。

4 播种技术要点

黑青稞种子播种时,要按照当地的种植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近些年自动化农业的发展,常运用机械条播技术。但应知晓一点,播种前的翻地、耕地和施肥环节要把控好,严格控制深度,优先选择有机肥料,一般会运用到扬撒的方法。除此之外,还需注意,部分地区黑青稞种植时存在燕麦草害严重的情况,要进行灭草处理。

在黑青稞种植的撒播环节中,要重视整地工作的开展,种子和肥料的施撒,都要保持均匀,且最好都是当日完成播种。因大多黑青稞种植场所,无霜期比较短,故视情况早播处理,使其生长时间延长,确保成熟度。一般推荐四月份中上旬开展播种。播种过程中把控剂量,播种方法的选取,也和播种效率存在联系。若运用机械条播方法,播种剂量把控 18kg/667m2 ,若运用的方法为撒播,剂量一般处在 20kg/667m2 。在合适的时机播种,黑青稞能够有适宜的土壤温湿度环境,并留下充分的春化时间,便于种子根系的生长,促进高产目标达成。

5 合理灌溉

灌溉操作需按照黑青稞的生长特点,把握灌溉要点,以此达成高产优产目标。全苗生出之前,要调整土壤的温湿度,适宜的温湿度为 15% 。在干旱天气来临时,则是完成浇水灌溉处理,通常在出苗至分蘖抽穗时期,进行灌溉。灌溉的方法较多,先浇入少量的水,后续在来到拔节期后 25d完成第二次灌溉,以此提升后期穗重。黑青稞生长至灌浆期时,常规降雨便能够补充水分,但由于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存在水分蒸发快的特点,若在干旱少雨季节,没有及时进行灌溉处理,会降低黑青稞的品质和产量。对此,品种选择时,需种子可耐受干旱气候。

6 预防倒伏

导致黑青稞产量不高的原因,也和倒伏相关,如果种子自身的抗倒伏能力不强,会影响到生长,使其最终无法达成高产目标。为防止倒伏,要把控种植密度,科学完成施肥处理,并适时合理灌溉。在品种选择时,要优先选取抗倒伏能力强的种子品种,结合其生长发育的实际状况,完成田间管理。

7 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采用预防性措施。在种子处理时,播种前晒种几天,将病粒、瘪粒挑出。接下来药剂拌种处理,预防黑穗病时,可运用 15% 粉锈宁 50g 拌种 50kg 。在预防黑穗病时,可运用 0.1% 羟锈宁。

其次,主要病害防治措施。针对黑穗病的防治处理,可运用将病株拔除,或药剂喷雾的方式喷施 50% 多菌灵 500 倍液。针对条纹病,防治时则是喷施甲基托布津或者是多菌灵。

此外,虫害防治时,面对蚜虫,高发期的处理是在抽穗期,运用 40% 乐果乳油 1000 倍液和水混合,之后每周进行一次喷施。在防治地下害虫时,则是在播种前喷施药剂。

最后,可运用田间管理辅助病虫害防治工作。种植人员可运用水肥调控的方法,在三叶期灌第一次水,在开花期灌第二次水;追肥处理时,一般施以氮肥,而在拔节期,则是增加钾肥的施用[2]。

结束语:

综上所述,黑青稞种植为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期间的主要产业,提高种植产量和品质属于种植人员的首要任务。在黑青稞种植期间要结合地区种植实际和生长特性,明确技术运用要点,按照种植环境、选取种子,合理调控技术内容,让种植流程更加科学、可行。通过科学选种、适时灌溉、高效化的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处理,可维持黑青稞作物的健康生长,达成增产增收目标,让黑青稞种植人员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大众源源不断输送优质的黑青稞农作物,满足其食用需求。

参考文献:

[1]罗生寿.浅析囊谦县黑青稞种植现状和丰产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 广,2022,(04):1+4.

[2]张华国.西藏山南隆子黑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新农业,2022, (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