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路径探索

作者

李春雷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保定 074300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增长、城市更新治理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近几年房地产经济发展周期的下行趋势,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城区、老住房的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居住环境较差、耗能较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地的生态功能往往忽视,通过对人 - 地 - 产 - 城进行分析,寻找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友好发展途径,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积极互动。随着“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的环境友好型理念的提出,建设人民需要的“好房子”成为房地产转型的重要方向,它不仅影响着房地产行业能否长远发展,而且对于全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需求

目前,房地产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其在发展中面临许多和环境有关的问题,同时又有紧迫的发展需要。就房地产经济本身而言,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通常过分强调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可持续发展,在项目的开发中,一些开发商一味地追求高容积率、高利润,造成了建筑密度过大、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比如采光不充分、通风不畅,而且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打破城市原有自然景观与生态平衡。

在环境方面,房地产在开发建设中会耗费大量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建筑施工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土壤、水体以及空气等,在建筑使用期间能源消耗不可低估,其中供暖、制冷和照明都会加剧能源短缺,还会加大碳排放并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2 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价值

房地产经济以及建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管是对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全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视角下,走出一条建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今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绿色环保住宅产品。发展环境友好型建筑的房地产企业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与喜爱,进而提升工程销售速度与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还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既能增加工程投资回报率,也可以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对社会生态环境来说,建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在利用节能技术和优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建筑项目绿化面积的扩大和水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城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 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路径

3.1 构建绿色供应链,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

构建绿色供应链,是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至关重要的措施。房地产企业在购买建筑材料环节要优先考虑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比如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这类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消耗以及供暖与制冷成本。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例如再生钢材和再生混凝土,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并降低建筑废弃物的生成量。强化建筑施工环节绿色管理。提倡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等绿色施工技术以减少场地湿作业、减少施工时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资源浪费及工期延误。与此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环保培训工作,增强其环保意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绿色标准。建筑运营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智能电表、水表和气表,对建筑物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并予以纠正。大力推广节能灯具、节能电梯和其他节能设备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创建智慧社区兼顾地产经济和环境效益

创建智慧社区,是房地产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小区各类设备互联互通。比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对小区空气质量、噪声水平、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向小区管理中心反馈信息。依据监测数据及时对小区通风、照明等装置进行调节,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给住户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普及智慧社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建设,依据居民用电习惯及实时需求对能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能源高效利用目的。比如在用电低谷期自动启动电热水器、洗衣机等某些大功率装置,以免在高峰时集中使用电力而减轻电网负荷。

4. 房地产经济与建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在促进房地产经济和建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迎来了政策引导下的新机遇,但是却面临着许多挑战。从一方面看 ,“好房子”的建设已经成为行业转型的中心议题,相关政策着重于从“高周转”向“高品质”的转变,这包括了绿色、低碳、智能化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障碍。他们不仅需要面对资金的压力,还必须跨越技术的门槛来满足新的建设要求,这导致了“好房子”在初期的建设成本非常高。另外,市场需求呈高度分化趋势,一些消费者环境友好型住房支付意愿不高,加之地方政府监管机制创新与部门协同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均限制了建筑环境友好型建设的脚步。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以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为例,其发展一直都在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展开,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答案。建设千年秀林、疏浚自然水脉、修复历史文脉,被摆在很高位置。雄安新区房地产的协调发展得益于高水平的开发管理。只有让房地产和其他产业一样,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符合企业经营原则,房地产新模式才能真正构建起来。政策方面,应发挥土地,金融和标准政策导向作用,健全碳排放和其他标准体系并增加财税激励以减轻企业负担;金融机构应当利用绿色信贷、REITs、绿色债券等工具,为“好房子”项目注入资金,从而减少融资的总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应积极进行装配式和数字化的研发工作,探索出“发展加经营”这一长远盈利模式,从而获得可持续盈利,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多方的共同努力可望促进房地产经济和建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并有助于产业的顺利转型。

5 结束语

房地产经济和建筑环境友好型是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树立正确发展理念、推广和应用绿色技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大众主动参与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地缓解房地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房地产行业今后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主动推进发展路径实践和运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助力打造优美宜居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佳. 上海限购政策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兼论限购政策的优化调整[J].房地产经济 ,2024,1(4):16-28.

[2] 田树武 .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效果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4(3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