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作者

思艳

靖边县第五小学 陕西 榆林 718500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不仅承担着培养逻辑思维的任务,更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与深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其抽象性和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而常常成为学习的难点。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提出,正是为了打破课堂与现实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通过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本文旨在探索生活化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践路径,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具有突出的教育价值。应用题作为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往往让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尤其是在面对涉及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算的问题时,缺乏实际体验会导致理解障碍。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高度契合的情境,能够有效消除抽象知识与具体经验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理解数量关系与运算规则。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使课堂教学更具亲和力和实效性。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整体认知,帮助他们在知识迁移中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

应用题教学之所以需要生活化情境支持,还在于学生年龄特点与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直观、具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师单纯依赖课本上的文字或符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进而降低学习兴趣。而生活化情境则为他们提供了感性经验的载体,使抽象问题通过真实生活的映射变得生动具体。在讲解“平均数”概念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分配水果、文具等日常用品,学生便能在亲身体验中理解运算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再机械记忆解题步骤,而是学会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关系,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情境创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和学生演算为主,学生容易陷入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若能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具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学习“比例”问题时,教师若结合超市促销、食材配比等实例,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理解比例关系,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我价值感。这种学习体验能显著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信心,进而在后续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生活化情境的引入并非附加性措施,而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必要选择。

二、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经验与课堂资源的整体规划。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将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有机匹配,使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得到直观呈现。比如在“时间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作息安排,让他们通过计算上下学所需的时间、课间活动的时长等,来掌握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这种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在操作与体验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内容既保持了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兼顾了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数据处理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而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不仅依赖教师的教学设计,还需要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避免将情境创设流于表面形式,而应赋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空间。在教授“行程问题”时,可以模拟一次郊游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进行路线规划,进而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在分组讨论与交流中,不仅完成了数学计算,还学会了协作、比较与反思,增强了对问题多角度分析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课堂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多维度的实践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主体性和生成性。生活化情境的有效运用,实质上是一种课堂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强调数学学习与真实生活的双向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知识理解深度和思维灵活性。

在长期实践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与跨学科资源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以及真实数据资源,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情境中获得直观体验。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运动习惯数据,通过图表和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这样的实践路径使学生不仅停留在纸面运算层面,还能将数学思维应用于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释。跨学科的融合也能拓展生活化情境的深度,如在讲解“面积计算”时结合美术绘图或在“测量问题”中引入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建构数学知识。由此可见,生活化情境创设并非单一手段,而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价值。

结语

本文围绕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展开分析,强调了其在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生活紧密结合,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形成更为主动的学习状态。未来小学数学课堂应进一步拓展生活化情境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倩倩 , 朱志伟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探索 ,2023,14(5):112-115.

[2] 张慧敏 , 陈国良 .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当代教育论坛 ,2024,22(3):89-93.

[3] 周莹莹 , 孙晓东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路径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19(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