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探究

作者

李麦秋

湖南省衡东县甘溪水轮泵水电站 421401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性、基础性重大民生工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供给需求。此外,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正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寻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枢纽工程和发电工程领域的综合管理水平,旨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效益最大化。本文将结合工程实际,以工程实际中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点,剖析工程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等主要问题,以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地保护和运用水资源。

1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重要性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水资源环境监测主要依靠人工检测,现有的智能化检测设备数量十分有限,且存在监测不准确等现实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承担着乡村振兴、城市化、农业发展和能源供给等重要使命,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两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全球环境持续恶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技术难题。现代管理注重精细化管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很难满足新时代水利水电企业资源配置和转型升级需求。一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性投入需要水利水电企业加强上述领域的精细化管控,才能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杜绝资源的浪费。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的空间信息技术为例,这些现代化技术的整合应用能够优化工程建设资源调度,若在泵站、电厂、船闸、溢流坝、非溢流坝、公路桥和发电工程规划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运用以上技术,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收集、数据监测和管理赋能[1]。

2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管理机制方面。一方面,当前工程管理机制的局限性使得管理仍以人管为主,特别是复杂的工程项目人管机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且监管上较为松散;另一方面,多部门协作过程中,难免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现状,管理职责的模糊使得工程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往往有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高效推进。

2.2 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

在资源管理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源配置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进度和运营效率 [2]。例如在资金管理方面,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实际上并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资金管理;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依靠人力,信息化财务软件和财务管理平台应用不足。很显然,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资金使用透明度不足。智能化管理方面。目前,泵站的水轮泵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测与控制。而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环节,缺乏BIM 先进技术的应用,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财务资金、财务风险无法实现精细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2.3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在人才管理方面,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对于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常规处理手段不清晰,存在管理漏洞。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若缺乏经验和能力的管理人员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没有对项目的隐蔽工程和重点主体工程进行管控或者存在失职,面对突发性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细节了解不够,缺乏执行严格规章制度的能力,甚至出现工作业绩不佳和违规行为难以有效制止,导致项目管理风险失控。

3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改进策略

3.1 完善管理机制

在水利水电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转的前提 [3]。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局限于表面,而是落实到泵站、电厂、船闸、溢流坝、非溢流坝、公路桥等项目管理的实处,管理者和员工都应遵守制度。特别是水利水电企业各项目部门要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跨部门协作不推诿不扯皮,不推卸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是加强业务流程建设,完善部门沟通机制,以便准确高效沟通。另一方面,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激励制度建设。对于项目施工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应以精神激励和奖金鼓励为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项目顺利开展。

3.2 加大智能化管理力度

一方面,在项目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运用 BIM 技术,借助BIM 模型实现所需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精准预算,并模拟项目施工过程,预测隐蔽工程技术施工的可行性。在水资源监测方面,运用水质AI 监测设备监测区域水质,加大人工排查力度;另一方面,应用 GIS技术搜集施工项目地面信息,借助计算机生成 3D 地形空间,为地面工程施工提供保障。在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建设和运维全过程运用 AI关键技术,实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水电站智能调度与数据共享,能够为调度中心、设备运行提供可靠参考。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阶段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工程管理人员和企业的管理机制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效能,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项目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并不断迭代更新工程管理流程,确保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框架下,各项建设活动有序高效展开,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方钟垒 .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235-237.

[2] 赵金龙 .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分析 [J]. 水上安全,2023(6):145-147.

[3] 杨鹤 .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J].水上安全,2023(6):67-69.

[4] 袁文凯 .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J].新疆有色金属,2023,46(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