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推进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思考

作者

乔丰

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是消防救援队伍作战指挥的“大脑”,是辅助领导决策指挥的“中枢”,其功能从原来的“传统经验型”向“数字智慧型”转变。它是由一组专业人员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相关通信技术,对各类灾害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综合调度指挥社会各种救援力量,开展警情研判分析,提出科学、准确、管用的辅助决策意见,确保各类指挥指令准确快速传递、各类信息数据高效全面汇聚。消防接处警作为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的第一道关口,具有渠道广、响应快、专业强、经验足等特点,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引入信息化前沿技术,不断完善工作运行秩序和联勤联动机制,切实建强建精消防救援指挥中心。

一、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包括哪些做法

(一)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1、指挥中心作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作战指挥部,其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制度,系统建设不但要起到预警作用,而且使指挥中心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警力的动态,为迅速调集警力提供有力的依据,克服了战斗任务部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指挥中心作为实战化运作的主体,在社会救助类警情和调度辖区小型站、专职队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集中处理案件事故信息、优化社救调度方案、实施指挥调度小型站、快速处置、下达作战命令、指挥作战的职责。同时作为各类警情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应主动承担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部门、本级领导报告各类重大情况和信息的职责。同时,指挥中心作为对外联系的窗口,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会联动。

3、提高指挥中心优先发展的认识。指挥中心应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指挥机制的改革,加强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加强科技装备,配强配齐人员,切实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指挥协调管理、辅助领导决策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逐步把指挥中心建成为全局的指令中心、信息中心、协作中心和决策服务中心。

(二)保证指挥中心人员的质和量

要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调整人员结构,加大人员配备,一方面充分挖掘队伍内部熟悉通信和计算机的干部、选增消防员和政府专职消防员,充实到指挥中心岗位上来;另一方面注重从强化消防员能力上狠下功夫,加大指挥中心接警调度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岗位轮训,另外要改变过去只有内部人员授课的教学模式,积极联系外部单位,邀请他们来队授课,使他们全面了解信息化、掌握新技能,不定时组织指挥中心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日常考评,通过自学、培训、轮训、抽查、提问等形式全面培养人员的业务素质,逐步提高业务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规范操作能力

1、落实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接警调度、信息研判、舆情处理、日常检查、设备维护等工作内容,确保指挥调度有章可循。

2、规范工作程序。明确接警调度、值班信息处理、日常视频督查工作、设备巡检维护等工作流程,确保警令畅通,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3、强化跟踪督导。利用营区监控、4G 图传、车辆 GPS 定位以及电话、电台等通讯设备,对所属队站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督导检查,确保执勤战备和管理制度落实。

(四)建立多样化的指挥调度系统

1、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信息收集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信息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手段和丰富的媒体显示方式,促进信息的快速流转,迅速获取现场实时信息,快速向上级汇报现场信息,及时向现场传达指导信息和指令。同时要提高信息处理的协同化,要整合部门信息,将消防、公安、应急、交通、气象、医疗、供水、电力等各个联动力量有机融合为一体,提高各联动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力度,提高信息的互动性,强化整体的联动。

2、形成依托科技支撑的指挥网络。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具备图像、话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案例分析、桌面推演和提供预案等功能的可视化指挥控制系统。同时将指挥中心与图传设备连接起来,使指挥中心可以更高效的掌握火灾现场情况。

二、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消防指挥中心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参与灭火救援和各类灾害事故的指挥部,是消防救援队伍作战指挥的信息中枢,是领导指挥处置紧急事故的协调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和消防工作职能的调整改革,消防救援任务急剧增加,强度和难度日益加大。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工作需要,如何提升消防救援队伍作战指挥中心实战效能,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履行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使命。

三、建设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需要的是指挥理念、人才队伍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确保机制与技术协同匹配、耦合促升。在自身定位上,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地方分级指挥和应急队伍技术指挥相结合的指挥模式”有关要求,全面履行好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技术专业指挥职责,推动党委政府发文明确依托消防指挥中心建立重大灾害事故专业救援指挥中心,在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框架下,明确指挥权限、指挥职能和指挥对象等,切实保证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的法定地位。在运行机制上,落实“一体化”值班值守要求,建立全勤指挥部与指挥中心一体化响应、一体化会商、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确保战时发挥“一部六组”重要作用。聚焦“一短三快”和联合作战“两项”初战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两智一图”系统深度应用,对接警出动、途中指挥、现场侦查、力量部署、战术调整等过程实行清单化管理,实现“极速受理调派、全程跟踪指挥、一图统揽全局”。选聘化学工艺、建筑结构、燃气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专家学者到指挥中心坐班指导、参与工作,为灾害事故处置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健全与应急管理部门、应急联动单位的常态化应急联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工作规范和运行流程,确保在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响应、高效联动。在保障措施上,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满编配齐配强配精指挥中心人员,规范外聘专职接警员的选聘、培训和使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全员轮训”和“轮值轮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共建,为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贯彻落实指挥中心建设标准要求,科学规划指挥大厅和“七室一库”等必备场所建设,健全完善硬件设施,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科学设置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休息场所,并充分考虑指挥中心 24 小时坐班值守工作的紧张性、特殊性和重要性等岗位特点,在符合相关要求基础上给予补助补贴,切实加强对指挥中心坐班值守人员的关心关爱。

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必须全面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发展需求,牢固树立“信息化引领工作变革、创新工作模式、重塑业务流程”的理念,着力在整合各类资源和发挥专业优势上下功夫,坚持以实战打赢为唯一检验标准,努力推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消防救援队伍主战主调、各类救援力量密切协同”的应急救援新格局。

姓名 : 乔丰 , 出生年月 :1983 年 5 月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籍贯 : 河南济源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方向 : 消防灭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