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实践探索
赵艺苗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实验小学 河南洛阳 471400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政治启蒙教育意义深远。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开展政治启蒙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政治启蒙教育,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小学生心中播下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的种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政治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法治观,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
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政治启蒙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对小学生进行政治启蒙教育,能够让他们从小关注国家大事,了解时代发展的趋势,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1]。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政治启蒙元素分析
1. 爱国主义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对西沙群岛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而蓄须明志的故事,展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
2. 理想信念元素
部分课文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使学生明白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3. 法治观念元素
一些课文中也渗透着法治观念的教育,如《诚实的孩子》中列宁承认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故事,教导学生要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公民[2]。
三、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政治启蒙教育实践策略
1. 阅读教学中渗透政治启蒙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政治启蒙元素,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接受政治观念的熏陶。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播放战争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壮士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保护群众,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五壮士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行为对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2. 写作教学中融入政治启蒙教育
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写作教学中融入政治启蒙教育,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政治启蒙相关的写作主题,如“我心中的祖国”“我的理想”等,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在批改和讲评作文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3.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展政治启蒙教育
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开展政治启蒙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政治启蒙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红色文化之旅”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访问老红军等方式,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小小法治宣传员”活动,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并向家人和社会宣传,增强法治观念[3]。
四、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政治启蒙教育有效实施的措施
1. 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政治启蒙教育的实施者,其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升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同时,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政治启蒙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加强家校社协同合作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家校社协同合作,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对孩子的政治观念培养。同时,学校要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如博物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
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政治启蒙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启蒙元素,如课文中展现的爱国情怀、集体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内容与语文知识传授相辅相成,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又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教学实践中,需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鲜活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讲解革命题材课文时,可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在识字教学中,结合汉字背后的文化寓意,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政治理念的理解。为确保教育效果,还需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挖掘教材中政治元素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使政治启蒙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未来,应持续探索创新教育路径,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让政治启蒙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1] 王海福;吴枝南;杨通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及教学建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 年04 期
[2] 班明璇;种霞;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体裁类型特点及分布探究 [J];课外语文;2020 年 13 期
[3] 陈晓霞;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儿童文学化”的缺失 [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 年11 期(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5 年度一般课题“小学生政治启蒙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25YB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