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管道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方颖
510184198104200066 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
市政管道基础施工,不仅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城市运行的基石。然而,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市政管道基础的施工技术依然面临多重难题。从复杂的地质条件到施工技术的精度要求,每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与安全性。施工中的失误与遗漏,往往会给后期维护带来巨大的隐患,也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1]。因此,如何在施工中做到精准控制、如何应对不确定因素,成为了施工技术探讨中的重中之重。
2.市政管道基础施工中的突出技术问题
2.1 施工中管道基础的技术难题
施工过程中,管道基础的稳定性问题常常成为技术攻关的难点。特别是在软土层或不均匀地质中,管道基础容易发生沉降或变形,这对管道的长期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复杂,地下水位变化频繁,也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依赖于精密的勘察与设计,更需要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
2.2 常见施工技术失误与纠正措施
技术失误通常源于施工方案设计不当、操作规范缺失或施工人员经验不足。例如,管道基础施工中的沉降控制问题,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准确测量土壤性质或不进行实时监控,往往会导致沉降过大,甚至引发管道倾斜或断裂[3]。在施工中,未按标准要求进行排水、加固等处理,容易使基础失去支撑。针对这些失误,纠正措施应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施工流程和引入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精确的数据反馈与动态调整,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确保管道基础的长期稳定性。
3.市政工程施工中管道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3.1 提高施工精度与质量控制的先进技术
管道基础施工过程首先需要利用精细技术控制提高施工精度与质量控制水平。使用 BIM 技术(建筑信息模型)配合设计端精细化处理可以提高管道基础精度。利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在施工前,三维可视化预查看管道铺设与周边环境碰撞问题,防止施工冲突造成的浪费、返工等情况;在管道基础施工现场采取激光扫描、GPS 定位等手段实施精细定位,确保施工现场每一个工程指标都能实际落实,减少人力定位误差影响;其次强化施工现场监测。应用智能化传感技术,在管道基础施工处增加传感装置,将管道沉降、温度变化、土基压力等数据现场反馈,并集中到云端实施监测,得到现场数据,监控每一个施工现场。从数据信息出发,通过数据标准化管理来控制管道基础建设精度,矫正施工误差,防止形成质量隐患。同时,通过数据处理与实时反馈机制的建立,完善数据信息,达到施工环节全程无误差控制的基础质量[4]。
3.2 围绕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优化施工方案
当施工段落处于较为复杂的地质及施工环境时,必须从施工方案的规划开始着手,创新思维,开展工作,详细思考如何才能将该段落进行科学施工。例如对于软土地质、岩质或地下水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管段,在施工前期必须通过地质钻探,详细分析管段土质情况、地下水的变化等,制定出更为适应的施工方案,再根据不同土质采取不同的加固处理方式,软土地质选择喷混凝土加固处理、深层搅拌加固等方式,提高管段基础稳固性;在岩质地下时,选择钻孔加固以及采用预应力锚索等方式,提升地基稳固性;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管段地下水位较高,可以选取地下水控制技术,例如降水井系统对施工所在地面水位进行控制降低,保持施工期间施工场地面保持干燥状况下进行;在山体或城区地表区域内,存在交通、周围建筑物和管线等阻碍,此类地段可以选择微型隧道、盾构施工作业,该种施工形式降低对外环境影响,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益[5]。
3.3 管道基础施工技术的全过程管理与监控手段
由于管道基础施工是一个过程性的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管理和跟踪对于整个管道的基础施工质量提升有着关键性的提升意义。全过程管控是指管道的基础施工不仅只包含施工前设计、施工、验收,还应当对前期施工的准备工作以及之后的施工和管道施工过程后的维修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管控。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任务、整个施工过程的工期和资源分配等进行及时的录入,并对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跟踪,这方便各个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在确保在施工过程进行的连续性以及各项资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及时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解决管道的基础施工过程出现的施工停工和各项资源管理方面在管道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浪费性资源等问题。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平台的应用的基础上,管道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在监控管道基础施工过程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通过对管道基础施工现场的一些设备和施工位置进行施工环境方面的传感器和智能化的检测设备进行现场的施工信息和数据收集,方便对管道基础施工施工过程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进而对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智能化的软件分析和对比,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施工人员和现场情况能够在数据信息反馈中,分析出前期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实现对管道基础施工过程施工误差的有效管控。在实现这一过程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活动以及进行的管道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使所有对管道基础施工的施工人员能够对现场管道基础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经过一定的技术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在管道基础上施工的各个成员在施工过程当中所做出的分析评价都能够日趋合理化与合理性的进行。
结束语
市政管道基础的施工既是一种技术和效率的考验,更是一门科学,考验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智慧和经验。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日新月异的质量要求都更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在挑战中前行。采用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改造、复杂环境施工方案优化,落实全过程管理,将实现管道基础施工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效能与安全性的提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市政管道施工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事业发挥更好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青.市政工程施工中管道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6):196-18.
[2]赵万松.市政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施工新技术,2024,3(16):88-90.DOI:10.37155/2811-0609-0316-30.
[3]王晓刚.市政道桥工程中扩大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3(3):1487-1488.
[4]康志仁.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中 HDPE 管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1):27-29.
[5]张海陆.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23(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