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群体住宅项目快速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程恩才

上海龙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0000

前言:在城市化不断发展背景下,高层住宅属于现代都市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规模性、使用功能多样性以及技术集成性等特点,给高层住宅施工组织与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以盛虹云海湾一期工程为例,该项目处在徐圩石化基地核心区,为盛虹炼化项目配套生活区,总建筑面积达 16.4 万㎡,其中包括 9 栋 17 层宿舍楼、食堂综合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中心等不同功能场所,需在 26 个月内建成并交付投入使用,使得技术复杂程度与实施难度较高。本文将基于该项目实践,提炼快速建造关键技术,为解决高层群体住宅建设中的工期、质量、成本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1 高层群体住宅项目特点与快速建造难点分析

1.1 高层群体住宅项目特点

规模与功能复杂性:盛虹云海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有 74897 ㎡,需创建 2072 套住宅单元,设计能容纳 3000 多人的餐饮服务设施,还需设置户外休闲区域,其功能布局涉及居住、商业、健身和办公等多种用途,建筑形态具有多样化特点。

居住属性特殊性:考虑员工生活区对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居住舒适度要求较高,管线布置需充分考虑使用方便以及后期维护需求;装修设计提前至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水电功能点位同建筑主体预埋同步到位,避免出现二次装修水电改造问题[1]。

1.2 快速建造难点

工期刚性约束:在精装修和机电安装工程后期施工周期短和消防、人防、节能等多专业验收工作同步开展的情况下,现有的施工工序已无法满足项目交付质量标准的要求。

多专业交叉冲突:该项目将建筑学、结构工程、机电安装以及智能化技术等学科领域融合在一起,各专业之间配合时涉及的技术接口较为复杂,因此排盐设计和管线规划之间容易出现问题。

2 高层群体住宅项目快速建造施工组织与管理关键技术

2.1 精益化项目策划与设计管理技术

2.1.1 全周期设计优化的实施路径研究

该项目在施工前采取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相结合方式,深入挖掘石化行业从业者的居住需求特点,编撰《居住功能设计指南》。比如,在卧室插座安排方面推荐使用“床头双口 + 书桌三口 + 空调专用”布局模式,比常规方案多出 30% 接口容量。这样做既能考虑将来或会出现的高功率设备接入需求,又能防止日后在安装时出现问题。同时,创建设计协同会议制度,定时安排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多专业团队举行图纸会审,着重解决管线冲突问题[2]。在食堂一层大餐厅区域吊顶标高改良时,空调系统通过多方案比选,选用多联式风冷热泵空调调节系统,以减少大截面风管;优化吊顶形式,调整铝方通尺寸及通透率,改善消防喷淋系统布置。多专业管线叠图分析,优化管线分布,减少交叉碰撞;结合吊顶形式,比选照明灯具样式等措施,把最初的 3.2m 高度设计提升到 3.5m ,明显改善了室内大空间品质。

2.1.2 技术协议的标准化编制体系

搭建包含《安装工程技术规范》《装修材料技术标准》等十一项专门文件,对核心参数执行全面细致规定,给排水管道宜选“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连接”,耐压性能需达到 ≥1.6MPa ,电气设备必须经过 CCC 认证,且绝缘电阻数值不可少于 100MΩ 。同时,每个合同专门编制技术协议,并在合同条款中添加“施工界面划分”章节,清楚标明建设单位、总承包方和专业分包商各自的责任范围,在智能化系统创建时,桥架安装工作由总包方承担,线缆布置任务则交给智能工程分包完成,以此免除由责任不明所造成的工序扯皮和危险隐患[3]。同时,构建三级封样管控体系,对管材、钢材、电缆等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材料采取“进场复检、封样对比”处理,对消防器材、工艺设备等影响使用功能的材料则采取“留样

检测、到货抽检”

2.2 高效施工组织与工序穿插技术

2.2.1 分级审批与示范引领机制

为保证施工效果,对施工方案建设三级审批流程,具体如下。

施工单位内部审批: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审核,重点验证方案可行性[4]。

监理单位审批: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方案中的技术参数与安全措施。

建设单位审批。工程管理部成立专业技术团队,针对一定规模及高风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展开系统性论证与评估工作。

同时,在室内装修、管道安装等工序正式开展前,先搭建起面积不少于 100m2 的样板区,展示工艺样板、工序样板、交付样板,所有样板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合格,且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后,才可展开全面施工。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工序样板制作需遵照“基层处理-饰面层施工-成品保护”工艺流程。最后,根据最终交付标准,设计并开展 1:1 实体样板房项目。

2.2.2 立体交叉施工组织模式

在该工程中把 9 栋宿舍楼划分成三个施工区域,每个区域为三栋楼,按照五层划分,形成“区段流水 .+. 单体分层”的立体化施工体系。在片区 1执行作业时,1-3 楼栋的 1-5 层、6-10 层、11-17 层分别由三个班组一同推进,垂直运输设备使用效率可提升 40‰ 。同时,主体结构施工到五层时,开始 1-2 层的隔墙砌筑、水电二次配管工作,在结构封顶后,按照“由上往下”顺序依次展开外墙保温涂装、雨水管道、景观亮化施工,从底层开始执行室内精装修工程。针对食堂综合体项目而言,“钢结构主体先行,围护结构与机电安装并行”这种做法比传统工艺可节省 60d 工期(见表 1)。

表 1:施工效率提升数据表

2.3 全过程进度精准管控技术

在该项目中,通过应用样板引路、材料封样、工程节点验收等精细管理技术手段,极大地改善了施工质量,给保证工程品质给予了有力的支撑。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各个检测指标都契合有关规范要求,工程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并获得玉女峰杯优质工程奖项。

结束语:总之,本文以盛虹云海湾一期工程为实操基础,全方位构建了高层群体住宅快速建造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体系。从精益方案设计、工序整合精简、精确进度把控、数字技术利用等诸多角度出发,全面验证此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未来,可进一步探究智慧工地技术的应用空间,如人工智能进度预测模型、机器人施工设备等。在此技术体系之下,高层住宅建造将朝向更智能化、工业化的方向迈进,对于工期紧、功能繁杂的群体住宅项目来说,具有明显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樊启祥,林鹏,谢亮,等.水电工程复杂场景施工资源定位管理技术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22,(02):113-124.

[2]陈吉光,翟正杰,王允帅.BIM 技术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项目钢结构施工和屋面施工标高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22,(S1):1956-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