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技术研究

作者

陈裕凯

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42300

一、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大量可燃性材料,且楼层之间存在各种类型的垂直通道,如楼梯井、电梯井、通风管道等,这些结构在导致火灾发生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向上蔓延。此外,建筑外立面常使用玻璃幕墙或保温材料,这些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火势难以控制。火势的快速蔓延不仅增加了灭火难度,也对人员疏散构成极大威胁,使得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燃烧。

(二)烟气扩散复杂

烟气也是高层建筑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中,烟气是阻碍人员疏散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结构复杂,烟气在内部空间的扩散路径多变,难以预测。尤其是在封闭空间中,高温烟气会迅速上升并积聚在高处,影响人员视线,降低能见度,增加疏散难度。同时,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对人体危害极大,容易造成窒息或中毒。此外,高层建筑的防烟分区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缺陷,导致烟气突破防火屏障,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

(三)火灾扑救条件受限

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对灭火救援行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建筑高度超出常规消防车的作业范围,使得外部灭火手段受限。其次,建筑内部通道相对狭窄,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时面临较大风险,且水带铺设困难,供水压力难以维持。此外,由于建筑内部布局复杂,火情难以迅速定位,延误灭火时机。同时,高层建筑中可能存在大量危险品或特殊设备,如实验室、数据中心等,增加了灭火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四)火灾荷载大

高层建筑内部通常布置大量办公设备、家具、装饰材料等可燃物,火灾荷载远高于一般建筑。这些可燃物不仅燃烧时间长,还会释放大量热量,使得火场温度迅速升高,进一步加剧火势。此外,现代高层建筑中常设有大量电气设备,如空调系统、照明设备、服务器机房等,这些设备在火灾中可能成为新的火源或助燃物,导致火势反复燃烧,增加扑救难度。火灾荷载的增加也使得火势更难控制,对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城市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

(一)高度限制救援设备使用

高层建筑的高度远超传统消防设备的作业范围,使得外部灭火手段受限。目前,国内大多数消防车的最大工作高度在 50 米左右,且展开角度和空间也难以得到保证,而许多高层建筑的高度已超过百米,甚至达到数百米。在这种情况下,地面消防车难以直接对高层火点进行灭火作业,只能依靠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此外,直升机等高空救援设备虽然可以弥补地面设备的不足,但受限于天气条件、载水量、建筑结构以及城市空域管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限制。

(二)人员密集,容易引发踩踏

高层建筑通常为办公、住宅或商业综合体,人员密度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恐慌性疏散。楼道、电梯等疏散通道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人员占据,容易造成拥堵甚至踩踏事故。此外,部分高层建筑缺乏完善的疏散预案,人员对逃生路径不熟悉,导致疏散效率低下。同时,高层建筑中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儿童或残障人士,他们在疏散过程中面临更大风险,需要额外的救援资源支持。

(三)结构复杂,火灾定位困难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房间众多,功能分区多样,导致火情定位困难。火灾发生初期,由于建筑内部空间大、隔断多,火源位置不易确定,延误灭火时机。此外,部分高层建筑存在多层连通设计,如中庭、天井等,火势可能在不同楼层间跳跃式蔓延,增加了火情判断的难度。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后,受限于烟雾弥漫、视线不清,难以准确判断火势发展方向,影响灭火策略的制定。

(四)次生灾害发生风险较高

高层建筑火灾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建筑物结构受损、燃气泄漏、电力系统故障等。火灾产生的高温会弱化建筑结构轻度,增加坍塌风险,威胁救援人员安全。同时,建筑内部可能存在大量危险化学品或高压设备,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后果更加严重。此外,火灾可能导致电梯失控、通风系统故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火势蔓延和人员被困风险。因此,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技术

(一)内置喷淋技术

内置自动喷淋系统是高层建筑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灭火手段之一。该系统通过感温元件探测火源,并在火势初起时自动启动喷头,进行初期灭火,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现代喷淋系统已从传统湿式系统发展为干式、预作用式等多种类型,适应不同建筑环境。此外,部分高层建筑还采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细小水滴快速降低火场温度,减少水损,提高灭火效率。

(二)高空灭火设备

针对高层建筑外部灭火难题,近年来高空灭火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举高消防车、云梯消防车等设备可延伸至百米以上高度,对建筑外部火点进行直接灭火。此外,部分城市开始试点使用无人机搭载灭火弹或灭火剂,对高层火点进行精准投放,有效弥补地面设备的不足。

(三)垂直救援技术

垂直救援技术是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与救援的重要手段。该技术主要依靠消防云梯、升降平台、缓降器、救生滑道等设备,实现被困人员从高处安全撤离。近年来,垂直救援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提升救援效率。此外,部分高层建筑内部设有专用救援通道与避难层,供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到达火场并组织疏散。

(四)特殊灭火技术

面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复杂性,特殊灭火技术的应用成为重要补充。例如,惰性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数据中心、档案室等特殊场所,能够在不破坏设备的前提下迅速扑灭火灾。此外,泡沫灭火系统在处理油类火灾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覆盖火源,隔绝氧气。近年来,纳米灭火剂、水基灭火剂等新型材料的研发,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特殊灭火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灭火手段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增强了应对复杂火情的能力。

(五)智慧消防技术

智慧消防技术是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火灾的实时监测、预警与智能调度。例如,智能火灾探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温度、烟雾、气体浓度等数据,提前发现火情并自动报警。此外,智慧消防平台可整合建筑内部消防设施信息,实现远程监控与联动控制,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结语:

本文从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出发,分析了灭火救援中的主要难点,并探讨了当前应用的灭火技术。研究表明,传统消防手段在高层火灾应对中存在较大局限,必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发展高效、智能的灭火救援体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将不断提升,为城市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固定消防设施的运用分析[J]. 刘岩;胡承绍.水上安全,2024(22)

[2]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多旋翼无人机的应用研究[J]. 王涛.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20)

[3] 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和灭火救援战术重点分析与运用[J]. 王冉.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