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方法优化与应用

作者

郑石航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引言

铁塔组立属于架空输电线路创建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办法的合理与否,先进与否,直接关联到工程整体品质,推进速度以及花费状况,电网规模不断增大,施工环境变得愈加繁杂,传统施工办法在效率,安全以及适应能力方面碰上不少难题,所以,针对铁塔组立施工进行系统优化并推动其实际应用,有着重大的工程价值,本文要从办法分类,挑选依据,优化方向以及运用成效等角度加以论述,为提升铁塔组立施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铁塔组立施工方法概述

1.1 常用施工方法分类

铁塔组立施工方法按照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可分为若干种。整体组立方法是采用大型起吊设备把铁塔在地面上组装好后一次吊起来,适用于平坦的地形和平坦的铁塔,优点是作业效率高,空中的作业量小,但是受设备起重量和场地限制,很少在复杂的地形上使用。分段组立方法是把铁塔分成几段,然后逐段吊起来,在空中拼起来,这种方法比较灵活,适合大型铁塔或者地形起伏很大的地方,不过它的施工时间长,空中作业危险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措施要求更高,还有一种叫混合组立的方法,它把整体组立和分段组立的优点结合起来,按照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安全。

1.2 施工方法选择依据

施工方法的选择要顾及多种要素,工程所处的环境是首要条件,地形地貌,地质状况,气候特征以及周围障碍物的分布情况都会影响到,平坦开阔的地方适合整体组立,山地,沼泽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就比较适合分段或者混合组立,铁塔的结构和大小同样会影响方法的选择,大型跨越塔或者特殊结构塔就需要分段吊装来减小每次的起重负担。施工资源与设备条件也很重要,起重机械的型号,起重能力以及可用数量决定能否用整体组立或者大规模分段作业,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要考虑进去,工期要求和成本预算也是约束因素,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选择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法。

2.施工方法优化方向

2.1 效率提升措施

要提升铁塔组立施工效率,得从工艺,设备,管理这些方面入手,工艺层面的改善包含改良铁塔分段设计以及连接方法,削减高空作业时间并缩减工序重复次数,比如说使用标准化,模块化的铁塔部件,这样就能让现场组装变得简单一些,加快施工速度,预组装技术的运用可把一部分地面工作提前做好,从而缩减空中作业量。设备升级也是效率提升的一条路径,选用性能优良的起重机械以及专门的工装,比如自适应吊具,智能操控系统等,这能缩减吊装时长并且改良精确度,而且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像无人机帮忙测量,即时监测系统等,这些都能改善作业流程,减少人为失误和时间耽搁,在管理方面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细致规划进度安排并调配资源,避免现场待工与工序冲突。

2.2 安全性与质量控制优化

安全性及质量控制属于铁塔组立施工的关键部分,安全性改良要重视风险防范和流程管控,完善施工计划的安全评判体系,找出高空作业,起重吊装这些重要环节的危险之处,制订专门的控制办法,加大人员训练和安全技术交代力度,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和应急处置能力,而且采用即时检测和预知技术,针对吊装进程展开持续监视,保障施工安全。要改善质量控制,就要从源头和过程两方面着手,严格审查铁塔构件以及连接件的质量,保证材料和加工精度符合设计标准,施工时执行工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用测量和检测手段,比如激光定位和无损探伤,保障组装精度和结构可靠性,还要创建全过程质量追踪体系,实现问题可查与责

任可溯,提升整体质量控制水平。

2.3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优化

铁塔组立施工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改进之处有削减施工给植被和地表造成的破坏,选用低噪声设备来缩减声污染,合理安排材料运送线路从而减小碳排放,提倡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工装以及模块化设计,缩减资源耗费和废弃物生成,做到绿色施工。可持续性改善也包含在长期运作守护当中,通过改进铁塔组装精确度和防腐性能,增进结构寿命,削减后期维修次数和耗费,而且施工办法改良还要同生态修正办法相融合,保证工程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提升电网创建的总体可持续性。

3.优化方法的应用与效果

3.1 技术应用要点

优化方法的应用要着重留意技术集成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就起重设备而言,要选那些精度操控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的机型,这样就能应对各种地形和铁塔类型的吊装需求,智能操控系统的应用可以达成吊装过程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减小人为操作的误差,提升作业的一致性。连接技术和拼接工艺也很重要,用高强度螺栓和新的连接结构,可以加快铁塔组立的速度,提升其可靠性,推广数字化施工技术,比如依靠BIM 的施工模拟和实时的数据采集,有益于改良吊装计划和现场决策,还要加大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保证优化的方法在应用时具备可操作性并能推广应用。

3.2 实施流程改进

实施流程的改进是保证优化方法落地的重要一环。做好优化施工前的各项准备,细致的现场勘察,技术方案评审,统筹安排资源,为高效的施工做好铺垫。细化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每个工序的衔接要求,责任到人,避免流程脱节,造成浪费。施工期间要加强协调调度,创建起统一指挥系统,让吊装、拼接、测量等工作紧密配合起来,采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掌握进度及质量情况,及时改变施工策略,后期也要重视总结反馈,通过系统分析施工数据,持续改良流程设计,做到闭环管理。

3.3 预期效益分析

优化方法实施以后能带来很多效益,在经济效益层面,优化施工效率和缩短工期之后,人工和设备费用可以缩减,延误造成的间接损失也能减少,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改进有利于缩减返工率和事故风险,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工程总成本。从技术及社会效益角度来说,优化的办法可以提升铁塔组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增长输电线路的运行寿命,而且改良办法的推行和应用会促使行业技术改进,形成更为完备的施工标准体系,而且高效又安全的施工办法有益于削减对环境的干扰,加强电网创建的社会认同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结语

本文全面阐述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方法的改良及应用状况,从方法类别,选取准则,改良方向以及执行成果等层面展开剖析,通过效率提升,安全质量把控以及流程改进,可以显著提高铁塔组立的施工水准和工程效益,未来,伴随新技术和智能装备不断更新,铁塔组立施工方法会朝着细致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电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福轩,万建成,程更生,等.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J].中国电力,2017,50(11):59-64.

[2]王宗洋,严炜.基于 220kV 架空线路的铁塔组立技术分析与应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11):144-146+150.

[3] 张静.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特殊立塔方法[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