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四季童趣农村幼儿园“小院子”亲自然项目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作者

孟燕文

阿克苏市西湖幼儿园 843000

摘要: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场景中,亲自然项目活动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聚焦于四季童趣农村幼儿园“小院子”亲自然项目。农村幼儿园拥有贴近自然的独特优势,“小院子”成为幼儿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通过这一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小院子的自然元素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提升认知能力,并将四季的变化融入教育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幼儿在自然探究中的主动性,以及与课程、教师发展的有机结合,以期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自然项目;活动设计;幼儿教育;自然元素

一、启智自然,激发幼儿的自然探究热情

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自然环境充满了丰富的刺激源。从自然中的动植物形态、颜色、生长规律,到天气的变化等,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例如,根据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元素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素材。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将感官体验转化为认知经验,这种基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关于“小院子里的昆虫”的活动。我先带孩子们来到小院子里,让他们自由观察。孩子们马上被院子里的各种昆虫吸引住了,有小蚂蚁、蝴蝶和小甲虫等。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小蚂蚁为什么排着队走呢?”这就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蚂蚁的行动路径,发现它们是在搬运食物。然后,我通过简单的讲解告诉孩子们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它们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主动地在院子里寻找蚂蚁,还尝试用不同的食物吸引它们。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四季轮回,构建四季小院的系统化教育框架

四季的更替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现象。构建基于四季小院的系统化教育框架,能够让幼儿全面地感受自然的变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在不同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方式不同。利用四季小院的资源,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在春季,可以侧重于生命的萌发,让幼儿观察植物的发芽、开花;夏季则关注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让幼儿体会生命的蓬勃发展;秋季着重于收获和变化,如树叶的变色、果实的成熟;冬季则可探索动植物的越冬方式等。这样一个系统的教育框架,有助于幼儿形成对自然的整体认知,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在我们幼儿园,我根据四季小院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春季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小院子里种下了各种花卉种子。我们先准备好花盆和土壤,然后让孩子们亲手把种子埋进去,浇水。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孩子们讲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和空气等。孩子们每天都会去小院子里看种子有没有发芽。当第一颗小芽破土而出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不已。到了夏季,院子里的花朵盛开了,我们开展了“寻找小院子里最美的花”活动。孩子们在院子里穿梭,观察不同花朵的颜色、形状,比较它们的大小。秋季,院子里的果树结果了,我们组织了“果实采摘节”。孩子们亲手摘下成熟的果实,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冬季,我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寻找小动物的踪迹,发现一些昆虫躲在了角落里,小动物们的过冬方式成了孩子们讨论的话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四季有了清晰的感知,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的知识。

三、融合创新,四季课程与农村教育用书的创新融合

将四季课程与农村教育用书进行创新融合,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贴合农村幼儿的生活实际,提高教育用书的实用性。这种融合需要挖掘教育用书中与自然相关的元素,然后结合四季小院中的实际资源进行创新。例如,在教育用书中可能有关于动物习性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将其与小院子里观察到的动物实际行为相结合。这样的融合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让教育用书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这种融合有助于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例如,在教学中,我们以“活力”为主题,以农村幼儿园“小院子”为载体,开展亲自然项目活动——“夏日的昆虫乐园”:在小院子的草丛、树林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并用画笔记录下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昆虫故事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讲述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趣事,以此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我们还结合农村教育用书中的科学知识,向幼儿介绍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与昆虫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这种融合创新的方式,我们不仅丰富了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还提高了教育用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四、智慧传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自然教育质量

在农村幼儿园的自然教育领域,智慧传承堪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纽带。一方面,老教师凭借长期教育实践积累的自然教育经验,像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的巧妙方法、运用自然元素开展活动的技巧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助力其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本土文化里蕴藏的动植物传说、农事经验等自然知识,融入教育后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加深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推动教师形成独特教育风格。以农村幼儿园的“小院子”为依托,开展“宁静”主题的亲自然项目活动便是生动实践。在“冬日暖阳下的沉思”里,孩子们感受冬的静谧温暖;“冬日大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在小院子里探索冬天。后续,我们还会组织“冬日写生”,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眼中的冬景;开展“冬日故事分享会”,鼓励他们讲述在冬日里的有趣发现。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更深入地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在自然教育中收获成长。

结语

在幼儿园开展“小院子”亲自然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收获颇丰。通过激发幼儿的自然探究热情,构建系统化教育框架,实现课程融合创新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我们也清楚认识到,亲自然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项目活动,挖掘更多自然教育资源,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四季童趣中绽放光彩,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天津教育,2022,(24):73-75.

[2]杨瑞.城乡幼儿园教师使用自然资源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22.

[3]张晓晶.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J].家长,2022,(29):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