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研究
陈永乐 谷智豪
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安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1 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施工的特点
泵站水闸施工因功能复合性与环境特殊性,呈现出显著区别于普通土木工程的技术特征。以濠城站闸一体工程为例,其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1 施工环境复杂
濠城站位于安徽省灵璧县与固镇县交界的沱河河段,站址处揭露地层包含 9 层结构,表层分布 0.2~0.5m 厚的淤泥层( ①2 层),下部为高压缩性的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地基承载力仅 80kPa。施工期间需应对地下水位波动(勘探期间埋深 3.2~4.1m⋅ )与沱河季节性洪水,尤其在 5~9 月汛期,河水位可达 13.52m ,易引发基坑涌水与边坡失稳。此外,工程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 Ⅶ 度,要求所有结构满足抗震设防要求,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1.2 技术要求高
该工程采用 “闸站结合” 布置模式,左侧泵站设计引水流量 40.0m3/s ,安装 4 台立式轴流泵机组(总装机 4000kW);右侧节制闸为 7 孔开敞式结构,20 年一遇排洪流量达645.0m3/s ,需同步实现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多重功能。施工中需精确控制:
流道尺寸:泵站进水流道为钢筋砼流线弯肘形,净宽 5.3m ,长度误差需 ⩽5mm 闸门精度:节制闸工作闸门采用露顶式平面定轮钢闸门,安装垂直度偏差 ⩽1/1000
水力衔接:闸站之间设置 C30 钢筋砼空箱隔流墩,确保流态平顺,水头损失控制在 0.1m 以内。
1.3 施工安全风险大
工程涉及深基坑开挖(泵房基坑最深达 11.0m)、高空作业(启闭机房高程 28.70m )及水下结构施工三大高风险环节。基坑边坡主要由 ③1 层砂壤土构成,该层渗透系数达 2.0×10
,易发生管涌;汛期施工时,需同步应对河道来水与施工降水的双重压力,为此工程采用 “深层搅拌桩防渗墙 + 轻型井点降水” 联合措施,防渗墙深度达 15m ,确保基坑干作业条件。此外,金属结构安装中使用的 QPKY- ⋅2×250kN 液压启闭机,单台自重达 8.5t,吊装作业需严格控制起吊角度与制动精度。
1.4 对周边环境影响大
施工区域紧邻沱河河道,需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工程采取:
施工废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 500m3 ),处理后悬浮物浓度 ⩽30mg/L 水土保持:对 5.719km 疏浚河道两岸采用 C20 砼预制块护砌,边坡比 1:3;
生态修复:在节制闸右侧翼墙设置 2.7m 高生态挡墙,植入本地草本植物。同时,工程涉及 147 亩临时用地,施工后需按原地类标准复垦,复垦土壤有机质含量需 ≥1.5% 。
2 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施工技术的要点
濠城站闸一体工程通过针对性技术创新,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其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2.1 泵站基础施工技术
2.1.1 地基处理
针对表层淤泥与淤泥质土的不良特性,采用 “水泥土搅拌桩 + 换填” 复合处理方案:搅拌桩参数:直径 500mm ,桩长 8m ,水泥掺量 15%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80kN ,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达 120kPa ;
换填范围:泵站前池区域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厚度 2m,分层碾压(压实度 93% )。对于泵房核心区,采用 Φ600 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嵌入 ④ 层重粉质壤土(承载力 230kPa, ),有效桩长 15m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800kN 。
2.1.2 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泵房底板厚 1.3m)采用 “双掺技术” 控制裂缝:
配合比:水泥(P.O42.5)用量 280kg/m3 ,粉煤灰取代率 30% ,矿粉取代率 20% ,坍落度 180±20mm ;
温控措施:预埋 Φ50 冷却水管,通水流量 1.5m3/h ,内外温差控制 ⩽25∘C ,表面覆盖 3层阻燃棉被养护,养护期≥14d。混凝土试块 28d 抗压强度达 35MPa ,抗渗等级 P8。
2.2 水闸闸室施工技术
2.2.1 模板工程
节制闸闸室采用 “钢框竹胶板” 组合模板体系:
面板厚度 15mm ,钢肋间距 300mm ,背楞采用双 Φ48×3.5 钢管;
支撑系统:立杆间距 600×600mm ,步距 1.2m ,顶部设置可调托撑,模板垂直度偏差控制在 3mm/m 内。对 7 孔闸室分三段浇筑,每段长 22m ,段间设置 2cm 宽橡胶止水带。
2.2.2 钢筋与混凝土施工
钢筋工程:闸墩纵向钢筋采用 Φ25HRB400E,绑扎搭接长度 45d,保护层厚度 50mm ,采用塑料垫块控制;
混凝土浇筑:分 3 层浇筑(每层厚 1.5m′ ),使用 Φ50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 ⩽500mm ,振捣时间 15~30s。闸室牛腿等复杂部位采用 Φ30 振捣棒补振,确保密实度。
2.3 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2.3.1 闸门安装
平面钢闸门:采用分节吊装(每节重 6.8t),安装前检查门叶扭曲值 ⩽3mm ,通过临时支撑调整垂直度,最终偏差 ⩽1mm/m ;
止水装置:P 型橡胶止水带接头采用热硫化连接,压缩量控制在 2~4mm ,通过水压试验(0.1MPa, 30min )确保无渗漏。
2.3.2 启闭机安装
液压启闭机安装关键控制指标:
油缸中心线偏差 ⩽2mm ;
活塞杆垂直度 ⩽0.5mm/m ;
试运行时,闸门全开 / 全关时间偏差 ⩽5% 设计值,无爬行现象。安装后进行 1.1 倍额定荷载静载试验,持荷 10min 无变形。
2.4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2.4.1 电缆敷设
动力电缆采用 YJV22-10kV- 3×120mm2 ,沿电缆沟支架敷设,弯曲半径 ≈20D ;控制电缆采用 KVVP2-450/750V-12×1.5mm2 ,穿 Φ50 镀锌钢管保护,与动力电缆间距⩾100mm 。所有电缆头采用热缩式,绝缘电阻测试 ⩾1000MΩ 。
2.4.1 自动化系统调试
监控系统:实现闸门开度、水位、流量等参数实时采集(精度 ±0.5%⟩ ),远程控制响应时间≤1s;
保护系统:设置过流、过载、液位过低等 6 类保护,动作值误差 ⩽5% ,动作时间 ⩽0.1s. 联动调试时,模拟 50 年一遇洪水工况,验证闸站协同调度功能。
3 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3.1 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 “三检制 + 第三方检测” 机制:
原材料控制: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并见证取样,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合格率 100% ;
工序验收: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需经监理验收,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法抽检(合格率 95% );
档案管理:采用 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关联施工记录(如混凝土试块报告、隐蔽工程验收单),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3.2 安全管理措施
深基坑防护:设置 1.2m 高防护栏杆,坡顶 5m 范围内严禁堆载,采用测斜仪监测边坡位移(报警值≤5mm/d);
高处作业:启闭机房脚手架搭设高度 28.7m ,立杆基础硬化处理(C20 砼,厚 100mm ),搭设完成后承载力测试 ≥2kN/m2 ;
应急准备:编制防汛预案,储备 1500m 编织袋、2 台应急水泵(流量 100m3/h⋅ ),汛期实行 24h 值班制度。
3.3 环境保护措施
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昼间 ⩽70dB ,夜间 ⩽55dB ),对破碎机等设置隔声罩;
扬尘治理:施工现场安装 PM10 监测仪,土方作业时开启雾炮机(覆盖半径
),车辆出场前冲洗轮胎;
废弃物处理:钢结构焊接废渣集中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废机油等)单独存放,转移联单齐全。
4 结语
濠城站闸一体工程的实践表明,泵站水闸施工需实现技术针对性、质量可靠性与环境协调性的统一。通过创新软土地基处理工艺、优化闸站协同施工流程、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该工程成功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其关键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如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 ⩽0.2mm ,闸门渗漏量 ⩽0.1L/(s⋅m). )。
未来,随着智慧水利的发展,泵站水闸施工将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建议进一步探索 BIM+GIS 技术在施工模拟中的应用,推广低碳建材(如工业固废掺合料)与可再生能源(如光伏供电系统),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房晓明,刘宝奎.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4,(13):27-29.
[2]朱巍.探讨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J].居舍,2020,(14):163
[3]杨柳,柯贤婷.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49.
[4] 肖志乔等。泵闸联合体中双向引排水泵站进水系统的水力优化研究 [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24,44(4):42-48.
[5] 赵阳。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50(7):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