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图书馆“以评促建”成效显著的原因探究
张苗 马智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 成都610000
一、引言
自 2011 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项目 ) 创建工作以来,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1]。四川省于 2016 年底启动了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从 2016 年起连续开展三批,三批共创建 21 个示范县,实现每个市州 1 个省级示范县的目标。[2] 图书馆作为示范县创建主要阵地,其建设成果直接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优质化水平。各参评县通过创建,“以评促建”成效显著,图书馆在服务效能、资源配置、读者体验等方面均获显著提升,为增强当地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深入探究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中图书馆以评促建成效显著的原因,对于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有效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策扶持与保障
2.1 政府高度重视与政策推动
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提供支持和制度保障。荥经县出台《荥经县创建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规划》等文件,保障图书馆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简阳市建立《简阳市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等考核机制,将图书馆建设纳入部门和乡镇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2.2 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
充足的资金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示范县创建中,各地政府通过各种举措保障资金投入,如:将示范县建设纳入县财政预算,设立文旅发展基金,争取上级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等。简阳市创建除县级财政保障,成都市每年安排 300 万元公服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助力示范县创建。平昌县图书馆新馆建设,政府投入加上社会各界捐赠,确保了新馆的顺利建成。
三、资源建设与整合
3.1 丰富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前提。示范县创建设立人均占有藏书量和数字资源量标准,给图书馆馆藏补充创造了很好的契机。各地加大建设力度,丰富馆藏资源种类和数量。一方面,增加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文献资源的采购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数字资源建设,购买电子图书、数据库、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3.2 总分馆体系建设
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多地在示范县创建中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通过总分馆制,形成覆盖城乡的“县 - 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并加入“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实现川渝两地 252 家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提升服务范围和便捷性。
3.3 社会资源整合与合作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与学校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与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展览、讲座、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共建,争取企业的支持和赞助。如:犍为县与嘉阳集团合作,实行政企共建共管共享运行机制,运行管理芭沟镇图书室,整合企业和社区书屋共用书籍,由嘉阳集团管理并免费开放。
3.4 特色资源开发: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构建专藏体系,安岳县图书馆建立“汪毅文献特藏馆”,收藏3400 余册特色文献;茂县图书馆设立羌族数字资源室,整合当地文献、口述历史及影像资料,数字化地方文献300 册,打造唯一保存羌族文化的数字平台。涵盖羌族技艺、建筑、节日等内容,通过触摸屏交互系统提供直观文化体验[3]。
四、服务创新与拓展
4.1 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延时错时服务: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设立24 小时图书馆,运行一年时间入馆人次达 10 万人次 [4] ;南充市高坪区图书馆实行全年无休,每天开馆,平均每周开放70 小时以上。
特殊群体服务:关注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盲人阅览室省市县三 级馆覆盖率 100% 、设立多个农民工图书驿站、留守儿童阅读之家。
文旅融合服务:阅读空间搬进旅游景区,如简阳市图书馆在鳌山公园打造民宿阅读空间——“归远庐”书屋、安岳县图书馆在紫竹公园里打造的 24 小时微型图书馆等[5]。
4.2 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
各地图书馆积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简阳市图书馆举办的“喜阅 365·诵读迎春”家庭诵读比赛活动,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培养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增进了亲子关系;巴中市图书馆推出的“巴山娃娃读经典”品牌活动,广受读者喜爱。
五、人才队伍建设
5.1 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图书馆发展核心。示范县创建中,各地通过各种创新举措引进培养人才,充实图书馆人才队伍。安岳县通过设立安岳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提供编制,引进30 多名文博图专业人才,其中研究生 11 名;荥经县注重在岗人员培训,每年安排各单位人员超 15 天脱产学习,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业务培训课程、网络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5.2 志愿者队伍建设
志愿者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力量。各图书馆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规范志愿者服务工作,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简阳市注册文化志愿者2000 余人;安岳县组建“爱满柠都”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 860 名,每年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 80 余场次,常态化组织文化志愿者进行培训,增强志愿者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者服务技能。
六、读者导向服务理念
6.1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从空间布局、硬件配置、资源采购到活动设计多方面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关注读者需求,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配置各种智能化设备;根据读者荐购意见分配图书采购比例。
6.2 建立读者反馈机制
多个图书馆建立了读者反馈机制,通过意见箱、问卷调查、在线留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意见;及时响应、分析处理并予以反馈,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和满意度。
七、结语
示范县创建中图书馆“以评促建”成效显著,得益于政策扶持、资金保障、资源建设、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及读者导向等多方面因素。这些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图书馆借鉴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图书馆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何泽 . 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中的探索实践 [J]. 兰台内外 ,2025,(13):70-72.
[2] 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省公布首批7 个示范县
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7/8/11/10430456.shtml
[3] 发现市州最美图书馆·阿坝丨数字化引领,留存羌族文化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304/58877103.html
[4] 硬件焕新、暖心服务上新 ...... 成图 24 小时图书馆阅览席位增至 40 个https://news.qq.com/rain/a/20240322A07OUX00
[5] 资阳市安岳县:将“图书馆”开到公园里,让图书借还“不打烊”https:// www.toutiao.com/article/730755836677406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