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王雨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珑玺校区100022

引言

如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碰上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状况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1AI 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对教育领域的传统生态展开重塑。从技术角度来说,AI 包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分支领域,这些技术给教育教学革新赋予了全新的可能。机器学习让系统可以自行从数据当中提取规律,进而达成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准确预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机器去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成为可能,这给语言类学科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计算机视觉则让机器具备了识别图像信息的能力,从而拓宽了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在小学语文教学场景之中,AI 不再只是充当辅助工具的角色,而是可以深入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助力者和教学革新推动者。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分析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文化的代际传递,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不过这种模式很难完全符合数字时代学生的学习特性,统一的教学进程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认知速度,统一化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语言实践环节,传统课堂难以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表达机会和及时反馈,从而影响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育效果。

2.2 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影响的研究

小学生在语言基础、认知风格、学习兴趣等都有较大差别,有的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强,但是书写能力差,有的学生善于书面表达,但是害怕当众讲话,这种差别给统一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老师很难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时改变教学策略,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学不会”和“吃不饱”现象同时出现,这既影响了学习效果,又打击了学习积极性。怎样做到大规模教育与个别化培养相融合,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2.3 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现行评价体系大多偏重于终结性评价,重视知识的背诵与再现,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进程。作文批改这类主观性很强的评价工作耗费精力又耗时,而且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评价结果常常滞后,不能及时为学生的学习改进提供指导。对于口语表达、文学鉴赏等软性能力的评价缺少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评价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诊断、激励与导向。

3 AI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3.1 语音识别与智能发音校正

借助智能语音技术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标准的发音示范并做到即时的语音反馈,系统可以精确辨识学生的朗读语音,智能剖析发音的正确与否、流利程度以及情感表达状况,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在古诗文诵读部分,AI 可以模仿各种情境下的朗诵风格,从而让学员深入体会音韵之美。针对方言区的学生而言,智能语音系统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的发音习惯,提高普通话水平,消除语言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

3.2 文本分析与智能批改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入剖析文本内容,实现作文批改智能化。系统可以检测语法错误、错别字,还能剖析文章结构、逻辑连贯性、情感表达等深层要素,提供全方位修改意见。通过文本风格分析,AI 能找出学生的写作特点,助力教师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在阅读教学上,文本分析技术可自行生成阅读理解题目,依照学生的答题情况随时改变难度,实现对阅读能力的精确训练。

3.3 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

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创建知识图谱,精确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系统依照学生的学习进程与能力水准,自动推荐合适的阅读资料、写作话题和练习题目,形成专门的学习路线。针对学习吃力的学生,系统会自动推送基础性的训练内容,稳固语言根基;而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提供扩充性的学习资源,激发更新想法。这样的自适应学习方式能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服务,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4 AI 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4.1 教学内容设计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把 AI 技术巧妙地融入到识字、阅读、写作等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期间,借助增强现实技术营造汉字演化的场景,帮助学生领悟造字的规律。在阅读教学期间,依靠智能推荐系统给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写作教学期间,利用智能写作助手来辅助构思与修改,降低写作的难度。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技术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人文的温度。

4.2 教学方法创新

推动教学方法从“一刀切”到“个性化”。人机协同教学,AI 做基础、重复性教学工作,教师做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与情感交流。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混合式学习环境,打破线上线下的学习边界,随时随地开展语言实践。开展游戏化学习设计,把语言训练融入到有趣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4.3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构建多维度、全过程教学评价新体系。运用学习分析技术跟踪学生学习轨迹,开展学习过程的连续性评价。建立语言知识、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学习态度等多维评价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教学共性问题和个性特点,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重视人机评价结合,AI 做客观评价,教师做主观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准确。

结语

AI 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结合,正在改变语言教育的形态和内涵。这种改变并非单纯把技术堆砌在传统教学之上,而是要靠技术创新来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手段以及评价体系全方位升级,从而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育的完美融合,使得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春晖 . 新媒体新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 教育科学 ,2023:177.

[2] 张书敏 .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A].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2023 年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 [C]. 吉林 : 江南小学 ,2023:6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