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易安杯中酒 解清照词之愁
丁秀琳
青海湟川中学 810000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词意,领会词作中“酒”意象的内涵。
2. 思维发展与提升:以“酒”为引,解读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愁”情,明确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创作风格的密切联系。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词作艺术手法,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4. 文化理解与传承:鉴赏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难点】
以“酒”为引,解读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愁”情,明确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创作风格的密切联系。
鉴赏词作艺术手法与典型意象,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1 课时课前检测
以“数字飞花令——易安杯中酒”活动作为课堂导入
【亮点:增加课堂趣味,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怀】
轻拂历史的尘烟 , 漫步文学的殿堂 , 无数文人给我们带来了充满酒意的诗词。据相关学者统计,才女李清照一生的词作中有一半写到了酒。
1. 现在我们以飞花令的形式回忆下李清照词作中第一个字为“酒”的词句:
例如: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蝶恋花》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
思考:古代文人墨客为何嗜酒?(借酒浇愁)李清照为何而愁?(生平讲解)
任务一:知人论世(重点)柔弱文人,傲骨墨客李清照【亮点:视频引入,希沃补充,讲解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加深印象】说说同学们心中的李清照。
以视频《看鉴·李清照》片段,补充李清照嗜赌爱酒的原因:远离痛苦现实、希望南宋朝廷与金兵决一死战,奋起反抗。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及前后期阶段的代表性作品。
【亮点:数字注释、超链接的方式导入相应时期的作品讲解,深化形象解读】

前期:柔情蜜意无穷。
超链接:《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后期:灾难接踵而至
超链接:《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任务二:合作探究(难点)
易安一手挥狼笔,一手握酒杯,写出一首首千古绝唱。
请以“酒”为线索,运用以下 3 种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下列词的内容与情感,并进行分类(分为前期和后期)。
【亮点:采用希沃白板“超级分类”课堂活动,分类结果一目了然】(一)抓住典型意象,感知作品意境。
(二)寻找有感情色彩的词,把握感情基调。
(三)根据韵脚字的开口度,体会情感意味。(开口度越小越合于凄婉之情)
分类结果如下:
前期:《如梦令》(一)、《如梦令》(二)、《醉花阴》后期:《菩萨蛮》、《声声慢》、《忆秦娥》注意:《声声慢》与《醉花阴》为重点分析篇目(重难点)
【亮点: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强化情感体验】
1.《声声慢》为后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重悲凉意味。
② 为何是淡酒?只因情浓,故再烈的酒也难以化解国破家亡之仇。
③ “伤心”、“憔悴”、“旧时”、“独自”、“愁”等说明愁浓。
④ 本词押i 韵,开口度小,读起来哀婉之情更为深重。
2.《如梦令》(一)为前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意象:“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意在歌颂自然风物。
②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误入”等词表明作者情致颇浓。
3.《如梦令》(二)为前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昨夜雨疏风骤”、“海棠依旧”、“绿肥红瘦”乃为作者观察时节更替,感知周边环境变化所作,突出作者多愁善感的性格,以及伤春情结。
4.《醉花阴》为前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瑞脑”、“玉枕纱厨”“暗香盈袖”、“东篱把酒”等词表明作者生活条件较为富裕,尚且追求闲情逸致,故此处为闲愁。
②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易安写给丈夫的信,表达了浓浓的相思。
趣闻: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5.《忆秦娥·咏桐》为后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乱山”、“栖鸦”、“暮天”、“断香”、“残酒”、“西风”、“梧桐落”等意象均为愁品。
② “角”为战争的号角声,故推测为南渡后词作。
6.《菩萨蛮》为后期之作,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乃为以乐景衬哀情。
②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直接抒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四、任务三:总结归纳
前期的词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 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风总体上清新明朗。
后期的词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学习测评(作业)
诗词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词醇香飘溢。诗词与酒,相映生辉,形成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请以“漫谈诗词与酒”为主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丁秀琳(1994.04- )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中教二级教师,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