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刘坤杰 杨继超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小学
引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有很多法律、道德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起着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着重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能真正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作用
要理解生活化教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第一,从字面上来,生活化教学指的将学生现实中遇到的情况与问题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范围变得更加活跃,内容也变得更简单易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学习到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第二,生活化教学也指的是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带到生活中,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掌握知识。这种方法更能将学生从呆板的课堂上脱离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论是从哪种理解上来看,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从学习中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掌握知识[1]。
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更加高效、更接地气的教学方式,广受学生的欢迎,这种受欢迎的原因来自于其教学方式的合理改良,它更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课堂设置。在生活化教学中,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学习知识的渠道得以拓宽。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也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打下了基础[2]。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将生活知识融入书本中
在小学阶段,除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学科之外,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品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三观。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教师的教学应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变,不能单单围绕课本中的知识来进行授课,还需要教师能将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与课本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与案例都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相关。教师就可以多观察生活中的新闻与案例,结合书中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向国旗敬个礼”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我国国旗的知识,如国旗的图案是如何确定的?敬礼的正确手势是怎样的?在课堂上给学生分享,并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平时在生活中哪些场合见到过国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国旗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不知不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3]。
(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
生活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的多所学校,应试教育的情况已经存在。很多的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是为了能够考取
更好的中学而学习。
教师关注的也只有学生的分数,学生被禁锢在课堂上,吸收知识的渠道变窄。开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在这种封闭性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没有更深入了解的。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禁锢的课堂上走到社会中去。教师可以选择与学校相近的地点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这样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能让学生对社会以及对知识都有深刻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教学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捡拾周围的垃圾,学生到校外都十分兴奋,在教师的带领下将学校周围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了,成就感满满。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学生也领悟到了作为社会一分子应该承担的义务[4]。
(三)鼓励学生主动分析生活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是不同的。语文、数学以及英语都是专业知识类的教学。但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不同,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具备法律意识以及较高道德修养的接班人,课程的教学一般是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开展的。因此,为了能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剖案例,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一堂课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懂得骑电动车应戴头盔、红灯停绿灯行等基础的交通法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应遵守交通规则,更加保障了学生放学路上的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养。教师在平时应多搜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将学生从禁锢的课堂中解绑出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达瓦群培 . 趣味性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7):0212- 0215
[2] 毛媛媛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文理导航 ,2020(19):87- 87
[3] 刘琳琳 . 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教育科学 ,2020(7):00314- 00314316
[4] 李晓婷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传奇故事 ,2023(34):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