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视角下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对策研究
高贝贝 郭宝军 崔金龙
沧州交通学院 河北沧州 061100
一、引言
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作为新增长引擎的战略地位得到国家层面的确认。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传统的通用航空,更延伸至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构成一个空间广阔、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然而,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高度依赖于高效、可靠、智能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的支撑。数字化服务贯穿于空域动态管理、飞行实时监控、地面设施协同、能源补给调度、数据共享交换等各个环节,是实现低空活动“看得见、管得住、飞得顺、用得好”的核心手段。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标准缺失、政策协同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等多重挑战。因此,系统研究低空经济视角下数字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紧迫性。
二、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的内涵与现状
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是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5G/6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支持与服务赋能,核心在于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空域资源精细利用、飞行智能管理和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目前,我国该领域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部分地区开展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试点,头部物流企业推进无人机自动配送,eVTOL 制造商也在提升航电系统智能化水平。然而,整体数字化服务水平仍滞后于产业快速增长需求。主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覆盖不均,5G/5G-A 网络、北斗差分站、起降场等存在盲区;关键技术上,复杂气象感知避障、高并发调度、数据安全等仍有短板;数据标准不一,跨企业、跨平台、跨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互联互通困难;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盈利路径和回报周期不明确,影响市场投入积极性。
三、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面临的主要挑战
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的提升面临多重挑战。技术层面,低空环境复杂多变,对通信链路的低延迟高可靠、导航定位的高精度及感知系统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极端要求,多种技术(如5G、LoRa、卫星互联网)的融合存在壁垒,保障全空域技术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是一大难题。政策与标准方面,低空管理涉及军方、民航、工信等多部门,空域划设、飞行审批与数据管理政策仍需进一步协同,跨部门、跨地区的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接口规范缺失,导致系统兼容性差和重复建设。市场与生态层面,规模化商用市场尚未成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动力不足,产业链协同薄弱,尚未形成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抑制了数字化服务的创新与供给。此外,既懂航空航天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也成为制约技术研发、系统运维与服务创新的关键瓶颈。
四、低空经济视角下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需采取多维度、系统化的综合治理策略,构建“技术-政策-市场-人才”四位一体的协同推进路径。
(一)强化技术攻坚与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加快 5G/5G-A 与卫星互联网在低空区域的覆盖,弥补信号盲区,增强网络韧性。完善北斗地面增强系统,提升导航定位可靠性。着力突破低环境高精度感知、抗干扰数据链、
自主飞行算法及网络安全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学研合作专项研发。推进标准化建设,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制定低空物联网设备、通信协议与平台接口标准,强制新购系统符合规范,打破“数据孤岛”。
(二)创新政策支持与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领导小组,统筹军方、民航、工信等多部门,协同解决空域管理、数据共享及安全监管等关键问题。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前期提供设备与研发补贴、贷款贴息;中期给予网络资费补贴、探索“以数据换补贴”模式;后期对实现增效降本的主体予以奖励,形成闭环激励。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低空动态数据的确权、估值与交易机制,推动数据资产化,拓宽资金渠道。
(三)培育市场主体与构建产业生态
通过政府示范项目(如无人机警务、医疗配送、环保监测等)释放应用需求,引导企业提供差异化数字解决方案。支持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运营商,整合飞行计划、实时监控、气象与地面保障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通航企业、科技公司、运营商等跨界合作,构建开源平台与共享实验室,打造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设立低空经济交叉学科,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飞行器智能技术、空域信息工程等复合型人才。开展分层培训:对管理人员侧重系统维护与高级操作,对一线飞手、运维人员强化设备操作、应急处理等实操技能。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与团队,提升整体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沧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 2025 年 01 月 21 日 . 沧政办字〔2025〕1 号 .
[2]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中国民航局.《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 )》. 2024 年 03 月 27 日 . 工信部联重装〔2024〕52 号 .
[3] 李龙贤 . 低空经济发展的行政法治保障 [J/OL]. 行政法学研究 ,2025, (03): 47-60[2025-03-25].
[4] 低空经济加速腾飞 [J]. 交通企业管理 , 2025, 40 (02): 77.
[5] 张永康 . 低空经济视角下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J]. 物流科技 , 2025, 48 (05): 35-36+39 .
[6] 薛领, 孙欣彤, 潘苏. 我国低空经济的基础支撑、关键领域与发展重点 [J/OL]. 社会科学辑刊 , 1-10[2025-03-25].
[7] 沈映春, 林楠, 刘荣科. 低空经济发展模式、挑战与应对策略 [J].经济界 , 2025, (02): 14-18.
作者简介:
姓名:高贝贝(1989.4),性别:男 ,民族:汉,籍贯:河北献县 ,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单位:,省市 邮编:061199
姓名:崔金龙 ,单位:姓名:郭宝军,单位:
基金项目:2025 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低空经济视角下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对策研究”(20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