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探究
杨娟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反映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系统探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解析
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内涵维度看,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要素,正是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关键能力。从发展机制看,问题解决过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实践载体和应用情境。具体而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问题理解、方案制定、策略选择、解答验证等环节,这些环节恰恰对应着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例如,分析问题情境需要数学抽象能力,制定解决方案需要逻辑推理能力,验证结果需要批判性思维。因此,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解决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基于对问题解决能力与核心素养关系的认识,本研究构建了 "四维一体 " 的培养模型。该模型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情境创设维度强调设计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思维训练维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如分类思维、逆向思维等;策略指导维度侧重教授学生问题解决的通用策略,如画图法、假设法等;评价反馈维度关注对学生解决过程的诊断和指导。这四个维度统一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整各维度的实施重点。例如,低年级侧重情境创设和基础策略指导,高年级则加强思维训练和自主探究。这一模型为系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引。
三、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实施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可采取以下具体策略:在问题设计方面,构建阶梯式问题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先呈现基础性问题建立认知起点,再设置变式问题促进迁移应用,最后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运用"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其他方法吗" 等启发性语言,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活动组织方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解题思路。通过角色分工、思维碰撞等合作形式,促进学生间的策略共享和思维互补。在反馈指导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个性化指导。教师应避免简单评判答案对错,而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路径和策略选择,提供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这些策略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运用,形成有机统一的教学实施体系。
四、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问题解决体验。学校可开展以下形式的拓展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如校园测量、数据统计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这类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游戏活动,如数独、24 点游戏等,在趣味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游戏化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数学探究活动,如小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复杂问题。这类活动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活动设计中,要注重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培养体系。同时,活动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挑战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平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五、家校协同的支持体系建设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层面应建立系统的支持体系,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定期组织问题解决教学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资源建设方面,开发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库和学生学习指导手册,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评价改革方面,完善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将问题解决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家长参与方面,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理解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家庭环境中,家长应转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创造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家务活动中引导孩子制定解决方案,在购物消费中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家校的密切配合,可以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六、实施成效与深化建议
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在实践中已显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成效。从学生发展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从教师成长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程建设看,形成了更加系统的问题解决教学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数学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效果,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深入探讨不同学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规律,为分层培养提供依据。在实践创新方面,探索信息技术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利用数字化工具创设问题情境。在评价改革方面,开发更加科学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工具,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资源建设方面,加强校际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建,形成区域性的教学创新共同体。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持续推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持续探索。通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与其他核心素养的关联发展,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培养策略差异,以及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深入探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规律和实施路径,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不断创新问题解决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乔彬. 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J]. 读写算 ,2025,(16):91- 93.
[2] 郭江霞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N]. 山西科技报 ,2025- 06- 03(B07).
[3] 施英 .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J].当代家庭教育 ,2024,(16):163-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