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孙晓波
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公司 628000
引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发展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多重挑战,思政工作能够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强化价值引领,塑造组织精神内核,企业文化建设则以价值理念的系统塑造实现组织认同内化,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明确企业思政融入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
在推动企业思政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首先坚持价值导向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引,通过制度化的价值体系设计,将政治理念、职业道德与企业使命有机结合,确保思政内容在文化导向中得到长效传递;其次,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契合,在企业文化载体中灵活嵌入思政元素,例如在企业愿景、品牌口号、典型人物塑造、文化活动主题等方面融入思想引领因素,使价值理念通过形象化、情境化的方式被员工认同与接受;再次,应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由党务部门、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及宣传部门共同参与思政与文化融合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形成从理念设计到执行落地的闭环管理;同时,要注重在员工日常工作场景中嵌入思政教育,通过晨会分享、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岗位故事交流等多元化途径,将思想引导与业务能力提升同步推进[1]。
二、有效促进思政工作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推动思政工作实践活动落地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职工思想实际,围绕企业使命愿景及行业发展趋势设计贴近岗位特点的主题活动,使思想引领与业务发展形成内在统一,应摒弃单一的集中宣讲方式,采用体验化的活动模式如情景演绎、案例研讨,让员工在参与中深化理解,在交流中形成共鸣,要建立由党组织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确保活动策划、宣传、实施、评估全流程可控可追溯。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活动内容以微视频、直播的形式推送,提升活动覆盖面,并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活动效果,结合数据分析对内容进行优化,形成持续更新的工作模式。 有效促进思政工作实践活动的开展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党对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的统一,构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系统化实践机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相统一,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岗位责任教育相结合,把政治认同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耦合,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思政实践活动在生产落地生根,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单一化灌输走向互动化参与,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认同,推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提升相统一,实现思政实践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促共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双向赋能和良性循环。
三、加大对职工思政工作的培训力度
要制定年度培训规划,将思政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职工的思想特点与工作职责设计差异化课程内容,使培训既符合政治要求又贴合实际工作,培训形式应打破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参与感与代入感,让职工在交流探讨中深化对价值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要注重培训师资的专业化建设,选派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且沟通技巧佳的内部骨干担任讲师,可邀请外部专家开展专题辅导,丰富培训视野。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微课、音视频等资源,方便职工随时学习,反复巩固,还应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学习测试方式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变化,并据此优化课程内容 [2]。因此,在推动企业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加大对职工思政工作的培训力度必须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及鲜明的价值导为支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多种类型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构建和规范化培训机制运行,强化职工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认同和价值遵循,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使理论武装与实践运用实现深度对接,注重将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职工提升政治觉悟及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提供内在动力,通过构建常态化培训格局,使职工在政治立场上更加坚定且自觉,推动企业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而实现企业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和互促共进。
四、积极对思政与文化融合工作进行宣传
要制定年度宣传规划,将融合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宣传日程,确保内容持续更新,节奏有序推进,充分利用企业内刊、宣传栏、专题展板,结合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联动的传播体系,扩大信息覆盖面,要注重内容呈现的生动性,通过人物故事、先进事迹等形式将融合工作理念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给职工,增强代入感。同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由党务、宣传、人力资源及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宣传策划与执行,确保信息发布的统一性,还可开展主题活动宣传周形成阶段性传播高峰,要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宣传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以随手拍、短文投稿方式贡献原创内容,让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还应建立宣传效果评估机制,分析传播覆盖率,及时调整宣传内容,不断提升宣传的精准性,使思政与文化融合工作的影响力在企业内部持续扩大。同时,凭借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企业文化语境中的话语转化和生动表达,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基因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入宣传话语体系,在宣传形式上要注重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协同发力,构建党委宣教平台立体化传播格局,通过案例化的表现方式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宣传机制上要健全组织领导与基层广泛参与的整体合力,确保宣传工作方向正确,在宣传效果上要坚持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的统一,推动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氛围中增强政治认同,使思政宣传成为凝聚职工思想意志的精神纽带,实现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在宣传层面的深度契合和良性互动,全面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企业发展背景下,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能够提升组织凝聚力,塑造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坚持价值导向与企业战略相统一,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职工培训与能力提升,形成部门协同与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同时依托新媒体技术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实现思想引领的广覆盖与深渗透,有效将政治理念转化为文化认同,将文化力量转化为发展动力,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治 .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建设的融合发展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4,(03):154- 156.
[2] 朱文峰 , 白新宇 . 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 [J]. 现代企业 ,2023,(12):131-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