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作用及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撒海娟
身份证号:654222198611211529
当前我国基建规模持续扩大,工程项目复杂性不断提升,投资效益管理也相应地迎来了诸多挑战。工程造价这一环节在整个项目的全周期中属于极为关键的部分,它对投资决策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往往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管理方面的误区,即更为看重施工环节,却相对轻视决策环节,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三超”问题频繁地出现。本文从工程造价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以及管控过程中的要点这两个方面,深入探究如何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进而达成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标。
一、工程造价的核心作用
工程造价的管理活动渗透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其作用是多维度、全过程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决策的依据
在项目开展立项工作的前期阶段,投资估算环节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是用来判定项目在经济层面是否具备可行性的一个基准。若是能做出科学且准确的投资估算,可有助于投资者预先知晓项目的经济发展前景,同时也能对投资风险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如此一来,投资者便可以据此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
(二)制定投资计划与筹措资金的基础
建设单位依照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的情况,可制定出更为详尽细致的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年度投资方面的安排部署。如此一来,可保证资金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平稳、有条理地投入,防止出现因资金链突然断裂的情况,进而致使工程被迫停工,最终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后果。
(三)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比选的衡量尺度
在设计环节,工程造价具体呈现为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这两种形式。技术人员所提出的诸多设计方案,需要保证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与此同时,在经济方面也应当合乎常理。对不同方案涉及的工程造价展开计算,并针对其开展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如此一来,便能挑选出既能符合功能、安全以及美观等一系列要求,又最为节省经济成本的最优方案,进而达成技术与经济完美的融合。而推行“限额设计”恰恰是这种作用的一种具体展现形式[1]。
(四)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的准绳
在施工开展期间,工程造价管理具体表现在依据合同所做约定,针对已完成的工程展开相应计量工作,并落实支付事宜。同时,要对工程变更状况加以处理,还要处理好索赔相关事项,并对投资执行的实际情况展开动态化的监控。当项目完工后,通过编制竣工结算的方式确切敲定项目实际的建造花费,在此基础上开展竣工决算工作,从多方面对项目的投资成效予以考核,进而形成固定资产所具备的价值。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针对项目全周期投资管理所形成的完整闭环。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分析
(一)强化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的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在于从源头抓起把控,投资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投资极为重要的时期。在决策阶段,务必要充分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以及对技术方案展开论证分析,可运用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这类的科学估算手段,以此保证投资估算具有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到了设计阶段,应当大力推行“限额设计”的理念,构建起“估算对概算加以控制、概算对预算予以控制”层层递进的控制体系,将造价指标细致地分解到各个专业设计中,借助设计竞赛以及奖励机制激发设计单位的积极性,让其在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功能
都达标的前提下达成成本的优化[2]。
(二)实施动态与全过程成本控制
现代工程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务必要冲破传统分段管理所存在的局限,进而构建起能够贯穿项目建设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管控体系。在事前控制阶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预测以及计划机制,借助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等方式形成层层把控的成本目标体系。事中控制属于成本管控中的核心环节,有必要建立起完备的成本动态监测系统,要实时对人工、材料、机械等各种各样的费用支出予以跟踪,定期展开成本核算与分析方面的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察觉出现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偏举措。到了事后控制阶段,通过多级审核机制保证结算金额具备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还应当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将后期所发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积累的经验反馈到前期的决策环节中,从而形成一个能够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系统。
(三)加强合同管理与变更管理
合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而言,起着法律层面的保障作用以及制度方面的基础作用。在订立合同的阶段,务必要着重对计量支付、价格调整、工程变更以及索赔处理等处于核心位置的条款加以完善,需明确风险分担机制,以防出现合同方面的漏洞。在合同履行期间,构建一套严格的合同执行监督机制,保证各项费用的支付以及工程计量全都严格依照合同所约定的要求执行。工程变更管理在成本控制中属于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必须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变更审批程序,要遵循“先审批、后实施”的原则,针对每一项变更,都需要展开技术经济方面的比选以及多方的论证。还应当建立起变更台账管理制度,实时追踪变更给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因变更而致使成本出现失控的状况[3]。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 BIM 技术
现代造价软件的应用,让工程量计算以及计价工作实现了自动化与标准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让准确性有了明显提升。BIM 技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给成本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借助三维建模及信息集成的方式,达成了工程量的自动统计以及精确计算这两方面的效果,有效避免了因对传统二维图纸存在理解偏差而致使出现算量错误的情况。以 BIM 为基础的5D 成本管理将三维模型同时间、成本这两个维度相结合,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动态模拟,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历史项目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加以挖掘,从而为成本预测以及控制给予数据方面的有力支持;云计算平台让项目成本的协同管理以及实时监控得以实现;移动应用技术使得现场成本数据的采集与审核变得更加便捷且高效。这些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其发挥的作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里均有体现,从宏观的决策层面,到相对微观的计量环节,始终都对 的经济效益以及最终成败产生着影响。有效的成本控制,要点在于从源头抓好把控工作,要着重对决策与设计阶段实施管控;关键之处是构建起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体系,凭借合同管理来严格把控变更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点与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招标,2025,(08):169-171.
[2]陈丹凤.工程造价的作用及成本控制要点[J].江苏建材,2025,(03):158-160.
[3]孙若寒,孟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22,41(0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