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中抗滑桩布设方案的比选研究
肖鉴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二总队 553000
滑坡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破坏性极大的一种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抗滑桩作为滑坡治理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之一,布设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治理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对不同抗滑桩布设方案进行比选研究,探讨其在滑坡治理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为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1 抗滑桩布设方案比选研究
1.1 不同抗滑桩类型及特点介绍
抗滑桩类型多样,各具特点。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挖孔灌注桩,其可根据地质条件灵活调整桩径和桩长,施工时无需大型机械设备,适用于地形复杂区域,但人工挖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且施工效率较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合了抗滑桩的支挡作用与锚索的锚固力,能有效提高桩的抗滑能力,可主动控制滑坡变形,适用于深层滑坡治理,不过其施工工艺复杂,对锚索张拉等技术要求高。钢管混凝土抗滑桩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工期紧张的项目,但其造价相对较高,且对防腐处理要求严格。此外,还有微型抗滑桩,因其桩径小、施工便捷,常用于浅层滑坡或滑坡应急抢险,不过单桩承载能力有限,需通过群桩效应增强抗滑效果。
1.2 抗滑桩布设方案的设计原则
抗滑桩布设方案设计需遵循多项原则。首先是安全性原则,要确保抗滑桩能有效抵抗滑坡推力,保障周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需通过准确计算滑坡推力,合理确定桩的尺寸、间距和嵌入深度。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桩型选择和布设参数,降低工程成本,例如对比不同桩型的材料、施工费用等。适应性原则强调方案要与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条件相适应,如在土层较厚区域优先选用挖孔灌注桩,在岩石地层可考虑采用钻孔灌注桩。同时,还需遵循环保原则,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合理处理弃土、降低施工噪音等,以及施工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确保方案可实施。
1.3 不同方案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不同抗滑桩布设方案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明显。以某山区滑坡治理项目为例,采用钢筋混凝土挖孔灌注桩方案,通过合理布置桩间距和深度,有效稳定了滑坡体,但施工周期较长,受雨季影响较大。而在另一滑坡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方案迅速控制了滑坡变形,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小,不过由于锚索张拉精度要求高,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出现个别锚索预应力损失问题。钢管混凝土抗滑桩在某城市边坡治理中,凭借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快速完成滑坡应急处理,但其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微型抗滑桩在小型浅层滑坡治理中,虽能快速发挥作用,但因单桩承载力有限,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综合来看,各方案需根据具体滑坡情况选择,以实现最佳治理效果。
2 地质条件对抗滑桩布设方案的影响
2.1 地质勘察数据对方案选择的影响
地质勘察数据是抗滑桩布设方案选择的关键依据。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能提供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岩土的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参数,这些数据直接影响滑坡推力的计算。若勘察数据不准确,可能导致抗滑桩设计强度不足或过度设计。例如,某滑坡治理工程因前期地质勘察未准确查明软弱夹层,导致抗滑桩设计不合理,治理后仍出现局部滑动,后经补充勘察和调整方案才稳定滑坡。此外,地质勘察还能揭示地下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帮助工程师避开这些区域,或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合理选择抗滑桩类型和位置,确保工程安全。
2.2 地形地貌特征对抗滑桩布设的要求
地形地貌特征对抗滑桩布设提出了不同要求。在陡峭的山坡地段,由于滑坡推力较大且施工场地受限,宜选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利用锚索的锚固力增强桩的抗滑性能,并采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而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区域,可选择施工效率较高的钻孔灌注桩,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对于滑坡体呈阶梯状分布的地貌,可采用分级布设抗滑桩的方式,在不同台阶设置合适类型和尺寸的抗滑桩,以有效分担滑坡推力。此外,地形坡度还影响抗滑桩的受力方向和稳定性,设计时需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力学分析,调整桩的布置角度和深度,确保抗滑桩发挥最大作用。
2.3 地下水位及土层性质对方案实施的影响
地下水位和土层性质对抗滑桩方案实施影响显著。高地下水位会降低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滑坡风险,同时对桩基础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挖孔灌注桩,需做好降水措施,防止孔内积水影响施工安全和桩身质量;若选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要考虑地下水对锚索的腐蚀问题,加强防腐处理。土层性质方面,软土地层承载力低,抗滑桩需增加嵌入深度或扩大桩径以提高稳定性;而在砂土地层中,易出现塌孔现象,施工时需采取护壁措施。例如,某工程在砂土地层采用挖孔灌注桩,因未做好护壁,导致多次塌孔,延误工期并增加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和土层性质,是保障抗滑桩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3 成本效益分析与工程实践案例研究
3.1 不同布设方案的成本对比分析
不同抗滑桩布设方案成本差异较大。钢筋混凝土挖孔灌注桩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人工费用和工期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挖孔难度增加,成本进一步上升。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由于需要高质量的锚索材料和复杂的张拉设备,材料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较高,同时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高,人工费用也相应增加。钢管混凝土抗滑桩因钢材用量大,造价较高,不过其施工速度快,可缩短工期,减少工期成本。微型抗滑桩虽然单桩成本低,但因需布置大量桩体,总体材料用量大,且后期维护频率可能较高,综合成本也不容小觑。通过对比分析,可根据工程预算和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
3.2 抗滑桩布设方案的长期效果评估
抗滑桩布设方案的长期效果评估至关重要。评估内容包括抗滑桩的结构完整性、抗滑能力衰减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某抗滑桩工程在运营十年后检测发现,部分桩体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现象,抗滑能力有所下降,这与当地腐蚀性地下水和长期风化作用有关。而采用合理防腐措施和定期维护的工程,抗滑桩长期稳定性良好。此外,长期效果评估还需关注滑坡体的变形情况,通过设置监测点,定期观测滑坡位移、沉降等数据,判断抗滑桩是否有效控制滑坡。只有确保抗滑桩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性能,才能真正达到滑坡治理的目的,保障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
4 结语
通过对滑坡治理中抗滑桩布设方案的比选研究,本研究旨在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案选择和设计建议,从而提高抗滑能力,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抗滑桩类型特点、地质条件、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具体工程需求,制定最优方案,并加强施工和后期管理,保障滑坡治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银枫,赵雪莹,张亮亮.抗滑桩在盱眙县某滑坡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21,(10):236-237+240.
[2]张海宽.基于推力分布特征的含多层滑体水库滑坡抗滑桩布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21.
肖鉴,1995.04,单位名(医学期刊作者具体到科室)单位邮编:,性别:男,民族:白族,籍贯:贵州盘州,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力工程师,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地质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