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李雄苑
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
引言:
新时代的初中生各方面发展和以前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过程中实践性课程增多,理论知识同样非常重要,初中班主任进行指导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侧重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和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项品质。班主任不只是班级主要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学生健康发展的引路人,一个有着良好品质的班主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够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践行良好品德
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得把学生放在核心处,认可学生主体身份及发展方面的需求,班主任得深入剖析学生的兴趣点以及能力特长,设计贴合其认知程度与心理面貌的德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介入班级公约的制定环节,推动学生给出维护班级秩序的精准提议,学生参与规则制定进程,强化了对规则的认可与遵守的主动意识。班主任不妨引领学生自主组建协作小组,高年级学生主动为学业困难的同学梳理笔记,班主任马上肯定此行为蕴含的责任感与友爱风范,班主任于班级管理里施行班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所有学生皆有担负管理任务的机会,学生在集体服务实践中领略被信任的成就感,班主任按照固定时间组织主题班会,探讨校园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学生借助分析真实案例厘定是非标准,班主任的引导使学生把道德认知内化成为行为操守。
参考文献:
[1] 孙海曼 .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研究 [J]. 新课程导学 ,2025,(09):58-61.
[2] 侯财年. 正向激励“六举措”: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24):23-25.
[3] 周月红 . 探究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J]. 华夏教师 ,2023,(33):25-27.
二、树立正确目标,为激励策略实施指明方向
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是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前提条件。班主任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设定阶梯式目标体系。班主任在学期初与学生共同商议确立“文明礼仪示范班”的创建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课堂纪律”“环境卫生”“互助友爱”等具体维度。班主任指导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某学生将“控制情绪,友善沟通”作为行为改进重点,班主任持续关注该生的情绪管理表现并给予针对性鼓励。班级设立每周“微目标”墙,学生自愿张贴如“主动向老师问好”“整理邻座杂物”等可操作的小目标,同伴的见证促使学生积极履行承诺。班主任将学校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易懂的行为标准,如将“爱国”具象化为“认真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家乡历史”等行动指引,清晰的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并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三、积极运用激励策略,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班主任通过多元激励手段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道德环境。班主任在教室设置“美德树”展示墙,及时张贴记录学生善行的卡片,公开的肯定强化了学生的荣誉感。班主任运用语言激励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主动拾起走廊纸屑的学生具体表扬其维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指向明确的赞赏让学生理解行为价值。班主任创新奖励形式,将“与校长共进午餐”“自主策划班会课”作为精神奖励,满足学生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班主任建立班级“能量银行”,学生积累的善行积分可兑换为“免值日券”“图书借阅特权”等,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奖励机制保持激励的新鲜感。班主任在家长群中定期推送“今日美德之星”的图文简报,家校协同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动机。
四、运用榜样激励引领,潜移默化促进健康成长
班主任需善用榜样力量实现德育的浸润式影响。班主任自身需以身作则,保持言行一致,教师主动整理散落的作业本的行为会无声引导学生养成责任意识。班主任挖掘学生中的典型事例,邀请坚持三年照顾残疾同学的学生讲述心路历程,真实的故事让同伴感受到坚持与善良的力量。班主任结合课程推荐时代楷模,组织学生讨论航天工作者攻坚克难的精神如何转化为学习动力,榜样精神的时代解读增强了感召力。班主任建立“学长导师制”,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分享青春期应对经验,同龄人的成功示范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距离。班主任在班级设立“榜样就在身边”专栏,定期展示学生在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平凡善举,让学生理解高尚品德源于日常坚持。
五、建立公正评价体系,以奖惩的方式激励学生
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是激励策略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规划出清晰可辨的《班级德育行为量化细则》,对“自觉承担公共义务”“诚实地对错误”等行为赋予正向计分,学生能清晰地预见到行为的相应结果,班主任采用动态式评鉴,为行为习惯不良学生设置“每日进步记录卡”,及时给予其微小改进以肯定,防止“贴标签”造成的不良后果。班主任建立起多元主体评估体系,采用把学生自我评定、小组相互评定和教师总体评定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客观特性的达成,班主任小心采用惩戒手段,对蓄意破坏公共设施的学生运用“使物品复原 + 社区服务项目”的替换性惩戒措施,推动学生明晰行为后果且懂得补救办法。班主任按既定时间组织德育评议会,师生协同审议奖励列表与惩戒个例,公开且透明的程序强化了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教育价值。
总结:
激励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班主任以认定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激发内生活力,依赖目标导向厘清行为预期,采用多元激励举措营造德育气场,依靠榜样标杆引领价值方向,搭建公正评估体系强化行为回溯,诸策略整合为有机的整体,一起推进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同步成长,为健全人格初中生的培养给予关键支撑,班主任应始终优化激励手段,使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培育学生精神繁茂的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