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体验、表达:小学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的三阶梯
刘婷婷
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校 130406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导认知,这决定了其语言学习需要依托真实可感的情境载体。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却常常陷入“重知识讲解、轻实践体验”境况,这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发展脱节。而情境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它核心在于构建“感知—体验—表达”的立体化学习场域,即:通过具象化感知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情境化体验来激活学生思维潜能,最终通过实践性表达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迁移,从而实现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因此深入探究基于感知、体验、表达三阶梯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感知策略:构建具象化学习环境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感知可以包括学生对文字、图片和声音等信息的感知过程,核心为通过直接的感官体验来获取知识、信息或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的重点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言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泼水节的实景视频、图片与音乐,从而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来初步感知傣族人民欢庆节日的热烈氛围。此外,还可利用实物或道具,比如,小型水盆、彩带等,在课堂上模拟泼水节的情景,使学生亲身体验“互相泼水祝福”的过程,以增强对节日文化的情感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与泼水节相关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随着节奏拍手、舞蹈,如此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深化其对文本内容的直观感受。基于这些感知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1]。
二、体验策略:引导沉浸式情感参与
体验主要涵盖学生通过与文本内容的互动,激发情感共鸣,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情节的起伏等。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体验应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故事或文本中的情境,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阅读和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启发。例如,在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同学和“我”,在模拟课堂的情境中重现课文中的对话与情节,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比如,扮演“我”的学生能体会到从犹豫到自信的情感转变,其他同学则能从不同视角理解“为什么画得不像却受到表扬”。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设置真实观察任务,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苹果、梨等水果,并尝试画出来,亲身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能促使他们将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表达策略:搭建语言输出平台
表达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外化过程。通过表达,学生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理解、感受和想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教学《彩色的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彩色梦境,并通过小组讨论、图画展示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梦想的美好与多样性。而在表达环节,教师则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宜的语言输出平台。比如,组织一次“我的彩色梦”主题演讲会,让学生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梦境,或编写一段关于自己梦想的小故事。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对话的形式再现梦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布置成“梦想展示区”,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展示出来,互相观摩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这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享受表达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2]。
四、互动合作:拓展多种情境教学活动
互动合作是情境教学的主要运用方式。因为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所以他们非常希望能借助集体智慧解决困难,从而掌握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为他们创造互动合作的良好条件,使其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更好的合作,从而锻炼和提升能力。基于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分析,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 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应以“情”为阶梯 , 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兴趣,加强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教育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强调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情趣与童心作为切入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提升语文情境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即以特定情境为背景 , 多维感知为基础 , 情感体验为桥梁,在学生参与模仿与代入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加入课堂,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模仿与代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教育游戏,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他们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将学生兴趣与课堂内容结合 , 将传统课堂变成新颖、有趣的课堂 , 让学生在玩中寻乐 , 在乐中导学 , 为课堂营造出了学习体验的环境,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自然能增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情境教学体系,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通过“感知—体验—表达”三阶梯的递进式学习,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其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而且还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素养,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深厚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美英 .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J]. 天津教育 ,2025(8):66-68.
[2] 凌芳. 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效果评估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