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艺考中色彩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
桂建瑜
耿马自治县第一中学 6775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水平也有了更高层次上的要求,美术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而且非常具有装饰性特点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在高中阶段美术艺考中加入色彩元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绘画美的兴趣。色彩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课程之中,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努力,跟随时代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创造一个高质量、富有吸引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 高中美术艺考中色彩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高中美术艺考色彩教学的含义
高中美术的色彩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来进行艺术创作。而色彩设计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和手段,学生学习美术时,其视觉、听觉及触觉对绘画有强烈兴趣,同时也会受到教师自身心理状态影响,如老师与同学之间关系、学校环境等客观因素,此外还有其他主观方面因素的制约以及个人情感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美术作品的表现效果。
(二)高中美术艺考色彩教学存在的作用
在高中美术的审美教育中,色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色彩方面知识与技能培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高中生绘画作品中所运用到了较为普遍较多的是原色、对比度较强且鲜艳明朗这三种颜色为主,这些颜料在美术欣赏过程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绘画是一种独特而新颖、奇特却又富有美感以及创造力。通过美术欣赏课来了解画家们对于生活气息等等各不相同颜色之间所表现出来不同情感,同时也能使他们感受到色彩丰富多彩,充满着强烈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出了其审美的欲望与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二、高中美术艺考中色彩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策略
(一)融入色调教学技巧,提高色彩教学的效果
首先,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整幅画中恰当地使用大面积的颜色块来突出主题,使观众能够一眼就能看出来色彩的调和非常重要,冷暖对比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的。除了这些,还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来增强效果,如果光线较暗,则暗调会变得更温和 [2]。这样,画面上的重点部分会呈现出更加柔和和温馨的氛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基础色调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理解色相和色彩的本质冷暖等知识,培养自身更高的美术素养。
(二)由简到繁,让学生逐步掌握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理论教学中,坚持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可以起到更好的促进作 用。在美术艺考生的考核中 , 由于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不同 , 所以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平时表现力强弱来确定一个组最好或者最合适,其次是由教师组织讨论会或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后,通过简单点题导入试卷,让所有同学都能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程度上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进步 , 最后再将这些画具装裱到实物中这样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提高 , 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位同学在画画作品时表现, 以此让学生们逐渐掌握。
(三)通过运用颜色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色彩课堂上,我们将重点放在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上,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从不同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基础要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色彩概括能力和色彩心理把控技巧。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老师们更加注重课堂上的作业和颜料的基础理解,而忽略了课堂的实际应用,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欠佳。 通过探索,我们可以改变学生对颜色的心理感受,进而提高颜色教学的效果 [3]。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这一点。 重视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和表现技巧,通过训练和实践,让他们学会如何模仿他人的颜色搭配,以提高自己的色彩感受能力。
通过培养良好的色彩感知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提高色彩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 , 美术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创新型社会建设者。而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对高中生来说非常独特且具有吸引力 ,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技巧和方法来提升课堂效果、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等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兰卫军 .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高中色彩基础选修课教学的方法探讨 [J]. 新课程(下),2019(07):62-63.
[2] 张延春 . 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J]. 美术教育研究 , 2019(14):120-121.
[3] 张欣 .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探讨 [J]. 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