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
叶静怡
晋江市子江中学 福建省晋江市 362261
引言: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单向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教学法打破了这种局面,互动教学法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在高中数学课上探索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动教学法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动教学法创设互动情境,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驱动互动时,需要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在解决数学证明题时,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证明思路,或者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或者从结论逆向推导出条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互动交流时,会受到他人的观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讨论解题方法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独特思路,从而让创新思维在互动中产生和传播。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使用互动教学法,特别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进行数学任务小组合作时,需要和别人进行沟通协调,明确自己的分工,共同去完成小组的目标,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探究时,有的同学负责实验操作,有的同学负责实验数据记录,有的同学负责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一份实验报告,这时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这对于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互动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利用教材的经典案例,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棋盘麦粒。有一个故事,古印度国王要奖赏发明国际象棋的人,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 1 个格子里放上 1 颗麦粒,在第 2 个格子里放上 2 颗麦粒,在第 3 个格子里放上 4 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 2 倍,一直到第 64 格。”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棋盘上一共需要放多少颗麦粒?随着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渐引出数列的概念以及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学生分析这样一个有故事感和趣味性的问题,就会直接看到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是能够应用的,自然而然地就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动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以 4-6 人为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探究课题、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等,例如“三角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上三角函数在简谐运动的应用例题:“弹簧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在时间 t( 秒 ) 内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s(厘米)是由函数决定的,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球的振动周期、振幅、初相,在 t= 秒时小球的位移等问题。小组内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部分学生负责总结三角函数公式,另外学生负责分析题目中的条件、计算推导等,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共同解决小组遇到的问题,每个小组最后派代表展示和讲解答案,其他小组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在数学学习上有所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三)运用问题驱动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堪称数学的核心要素,用问题带动互动算是互动教学法关键策略之一。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用心规划一串既有启发性质又体现层次感的许多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讲到“导数概念”这部分时,可参照教材里高台跳水运动员高度同时间存在函数关系的例子,如果把高台跳水运动员距离水面的高度设成,教师先问:运动员在 0⩽t⩽2 期间的平均速度怎么算?这就让学生对平均变化率这件事展开思考,再接着提出一个新问题:当时间上的差别Δt 一直向零靠近时,这种平均速度到底会朝哪种方向去改变?它与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有什么联系呢 ? 通过这样的问题 , 逐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导数概念,在学生作答时,教师要有积极的回应与指引,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而对于回答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学生,则要耐心地、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分析出错误的原因,使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用问题驱动互动,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结论
互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意义绝非轻视,借助创建场景,小组合作,提出疑问等方式,可以激起学生兴趣,培养思维和合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证实,这种方法有益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水平,并且优化课堂参与状况,从而改良总体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新教育理念出现,互动教学法会不断更新,这既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机会,也带来困难。以后,教师需不断改进并完善,营造越发活跃有效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亚东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实践 [J]. 数学大世界 ( 中旬 ),2021,(05):4.
[2] 周大年 .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J]. 家长 ,2021,(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