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控制的优化措施

作者

李超

身份证号码:372901198509062018

引言

化工工程项目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建设造价管理直接关系项目经济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化工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技术工艺日益复杂,项目建设面临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等挑战,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精细化管控需求。实际工程中,造价失控现象频发,如前期决策缺乏精准数据支撑导致投资超概,设计阶段技术与经济脱节造成成本浪费,施工阶段变更管理混乱引发费用增加等,不仅削弱企业盈利能力,还可能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一、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概述

1.1 造价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交付等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的系统性活动。其核心内容涵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等多个环节。投资估算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需对项目总投资进行初步预测;设计概算则在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所需全部费用进行概略计算;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工程造价文件,工程结算反映工程实际造价,竣工决算则是对项目实际造价的最终确定,为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1.2 造价管理的特点与重要性

化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具有专业性强、影响因素多、动态性显著等特点。由于化工工程涉及复杂的工艺流程、特殊的设备材料及严格的安全环保标准,造价管理需兼顾技术与经济,专业性要求极高,项目建设周期长,期间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设计变更等因素,都会对造价产生影响。造价管理需随项目推进不断调整优化,呈现动态性。科学的造价管理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石,能有效控制成本,避免资金浪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保障项目进度,还能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工程质量提升,对化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3 造价管理的流程与阶段划分

化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贯穿全生命周期,分为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交付四个阶段。前期决策阶段,通过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确定项目投资规模与可行性。设计阶段依据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推行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成本。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进度款支付,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造价,竣工交付阶段做好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审核,分析造价管理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确保各阶段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化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在组织架构上,多数企业已设立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项目各阶段的成本管控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涵盖投资估算、预算编制、结算审核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为造价管理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在技术应用上,部分企业开始采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辅助进行工程量计算、计价分析等工作,相较于传统手工计算,效率有所提升。行业内也逐渐重视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化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当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决策阶段,市场调查工作不充分,可行性论证不深入导致投资估算不可靠,不利于合理反映项目的真实造价;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限额设计的落实程度不够,设计人员追求的是技术性忽略经济性,无法实现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很容易产生设计方案的超概算风险;而在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存在严重的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混乱、随意性较强,签证报告的审批要求不严谨等问题,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也不利

于进度款的支付审核,存在超付的风险。

三、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控制的优化措施

3.1 强化前期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初步设计阶段是化工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起始阶段,要强化市场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对化工产品原料市场价格前景、设备采购市场条件、同类项目投资造价等进行深度论证,利用大数据预测价格变化情况,优化编制投资估算精度。增加综合比选方法,根据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比选确定。

3.2 优化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明确造价控制目标,并在设计任务书中予以确定,将总造价指标分解到专业、单位工程,落实详细造价指标;制定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协同机制,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同步开展造价分析工作;通过价值工程法对设备选择、管道布置等设计成果实施优化,在满足功能的同时,降低造价指标;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在激励设计单位在技术、经济上不断创新的同时,对节支效果明显的进行奖励,从而促使技术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3.3 严格施工阶段造价管控

在施工期间做好变更签证和进度款支付管理。在工程变更上实施分级审批机制,确定变更金额的不同等级审批权限及流程,并对工程变更是否需要进行严格论证与审核,防止随意变更,利用 BIM 技术对变更后对造价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随时掌握工程造价变动。在进度款的支付上实施“量价双控”的模式,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情况与合同规定的进度款支付进行结合,通过对第三方机构审核已完工程量方式进行落实,严格防止超付。

3.4 完善竣工结算阶段造价审核

在竣工结算过程中落实严格的竣工结算审核,提升竣工结算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成立由造价人员、审计人员组成的竣工结算审核团队,对工程量的计算、单价套用、套用费率的执行等内容进行审核。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工程变更、签证资料等敏感资料进行存证,规避数据篡改。

3.5 加强人才培养与信息化建设

人才与技术是提升造价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与企业联合开设化工工程造价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兼具化工工程知识与造价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内部定期组织培训与技能竞赛,鼓励员工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信息化建设上,推广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平台,实现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的一体化管理,打通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与方的数据壁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造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从而推动化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语

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需构建全流程、多维度的优化体系。本文提出的从前期决策到竣工结算的管控措施,结合人才培育与信息化手段,为破解造价失控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随着化工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造价管理需进一步融合新技术,完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持续提升行业成本管控水平与项目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洪,王燕龙,周岩.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控制的优化措施[J].化工管理,2024,(17):7-9.

[2]王俊宇.化工工程设计中影响安全问题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2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