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设计策略
王燕
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 315609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浪潮中,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理念。它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动态系统,致力于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状况,高效提升教学成效。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承载着培育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的重任。综合性学习作为其重要构成,打破学科壁垒,联通课堂内外与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探索空间。长周期作业在这一领域独具价值,它突破传统作业的短期局限,以更充裕的时间跨度,让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主题。
二、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的必要性
(一)培养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和多种媒介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与表达,同时涉及数学的统计分析、科学的观察实验、艺术的创意表现等。例如,在 “探索家乡的传统文化” 长周期作业中,学生要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家乡的历史故事、传统手工艺等资料,这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在整理资料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各类文化元素的数量和分布,提升数学思维;最后通过撰写报告、制作手抄报或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成果,锻炼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艺术创作能力。这种多学科融合的作业模式,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长周期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搭建广阔舞台。在 “家乡历史文化调研” 作业里,从确定调研方向、规划调研步骤到执行调研行动,皆由学生自主把控。他们自主查阅书籍、采访长辈、实地考察古迹,主动探寻家乡历史脉络。面对复杂信息,自主筛选整合,在解决调研难题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与调整策略。这种全程自主的学习模式,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养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强化,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使其能从容应对未来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实践出真知,创新促发展,长周期作业恰是二者的优质培育场。以 “校园创意集市” 作业为例,学生从构思商品、设计制作到营销推广,全程参与实践操作。他们亲手制作手工艺品、编写产品介绍、布置摊位,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锻炼沟通、组织与动手能力。同时,创新精神贯穿始终,为吸引顾客,学生创新商品设计、营销手段,如设计环保主题商品、推出互动式营销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相互促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成长为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三、教学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的方法
(一)明确主题,制定目标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教学布置中,明确主题与制定目标是基石。教师需立足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挖掘富有吸引力与探究价值的主题。以 “传统节日探秘” 为例,该主题紧扣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又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目标制定应具体、可操作且具备层次性。知识与技能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准确阐述至少三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等知识,提升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节日内涵,锻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明确的主题像灯塔指引学生前行方向,精准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清晰标尺,助力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综合性学习,逐步达成预期学习效果。
(二)跨学科融合设计
在 “遨游汉字王国” 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融合能为学生打开认识汉字的全新窗口,极大丰富其学习体验,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与美术学科融合时,可设计 “汉字创意绘画” 作业。学生深入探究汉字的象形、会意等造字法后,以绘画形式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或独特含义。例如,描绘 “木” 字从甲骨文形似树木的象形,到金文、篆书逐步简化,直至楷书定型的变化;或者用画面诠释 “休” 字是人靠在树上休息的会意内涵。这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更锻炼其艺术创作能力,使抽象的汉字知识具象化,加深理解。和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布置 “汉字文化电子小报制作” 任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汉字起源传说、有趣的字谜、谐音歇后语等资料,运用图文编辑软件,精心排版制作电子小报。在这过程中,学生掌握信息检索与整合技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表达创意,同时以个性化方式梳理、呈现汉字文化知识,提升自主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与历史学科联动,开展 “探寻汉字背后的历史故事” 活动。学生通过查阅历史书籍、观看纪录片等途径,探寻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历史事件,如秦始皇统一文字对国家统一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随后,以故事讲述、历史短剧表演等形式呈现探究成果,将汉字学习置于宏大历史背景中,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跨学科融合设计让 “遨游汉字王国” 的学习之旅充满趣味与深度,全方位提升学
生素养。
(三)跨媒介运用
在 “轻叩诗歌大门” 综合性学习中,巧妙运用跨媒介手段,能为学生营造多元、灵动的诗歌学习环境,激发其对诗歌的热爱与感悟。
借助音频平台,布置 “诗歌朗诵音频录制” 作业。学生挑选喜爱的诗歌,反复揣摩情感基调,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录制音频作品并上传至班级专属音频空间。在聆听与互评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同朗诵风格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提升朗诵技巧与诗歌鉴赏能力,打破传统书面学习局限,以声音传递诗歌魅力。
利用视频制作软件,开展 “诗意微电影创作” 活动。学生分组将诗歌改编成微电影脚本,选取校园或生活场景进行拍摄,通过画面、音乐、旁白等元素诠释诗歌意境。例如,将古诗《咏鹅》拍摄成一部充满童趣的微电影,展现大白鹅在绿水间嬉戏的画面,配以轻快音乐与童声朗诵。这种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拓宽交流渠道,让诗歌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浓厚的诗歌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诗歌创作与交流能力。跨媒介运用为 “轻叩诗歌大门”注入活力,让学生在多维度体验中领略诗歌之美。
四、结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设计作业主题和目标,实现跨学科跨媒介融合,采用合理的教学布置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保障作业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使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智侠。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语文综合性学习长周期作业设计策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走近李白” 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 [J]. 天津教育,2024(21).
[2] 秦娜。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 以 “鲲鹏研修团队二语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为例 [J]. 长治市教育局,2023.
[3] 佚名。如何有效设计并实施小学语文单元长周期作业? [J].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