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
吴良斌
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310003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在“面积”这一数学概念中的应用。通过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提升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及创新能力。项目化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项目化教学;面积;实践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涵盖了逻辑思维、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等多个方面。面积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公式记忆和计算训练,而应通过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项目化教学在“面积”教学中的深远意义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以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活动,推动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在“面积”这一数学概念的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项目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面积概念具体化、生动化。传统的面积教学往往侧重于公式的记忆和计算,而项目化教学则通过实物测量、图形拼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面积的存在和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性质。其次,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
二、项目化教学在“面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疑问
(一)学生基础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基础差异大成为了一个尤为显著的问题。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项目任务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的项目任务可能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他们提升能力的需求,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相反,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过于复杂的项目任务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对,甚至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精心设计合适的项目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成为了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还要具备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能力,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化教学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实践活动资源的限制
项目化教学在“面积”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1]。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遭遇了实践活动资源的瓶颈。项目化教学需要大量的实物材料和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但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空间等条件的制约,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源。这不仅限制了教师设计项目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使得许多富有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项目活动无法顺利开展。面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然而,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往往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实践操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上。这些方面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过程、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三、解决项目化教学在“面积”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基础差异,分层教学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探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或者研究面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从基础的面积计算入手,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避免了因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带来的弊端。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
面对实践活动资源的限制,教师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网络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教学素材,如面积计算的实例、动画演示等,这些资源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此外,自制教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如不同形状的纸片、面积测量工具等,这些教具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材料。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让他们在寻找和制作过程中,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项目化教学的背景下,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3]。教师应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除了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应重视他们的实践过程、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利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评价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让他们从同伴那里获得宝贵的反馈。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思考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在“面积”教学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面积概念的平台,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面对项目化教学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如学生基础差异、实践活动资源限制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教师应积极寻求对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项目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薛丽君.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以"面积"为例[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二).深圳市龙华区清泉外国语学校;,2021:8.
[2]钟艳.新时代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中心学校;,2022:3.
[3]李欣.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1,(1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