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函数考查重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罗超

宜宾成都外国语学校 644000

引言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科目考试内容与形式均出现明显改变,函数考查更是重中之重。如何精准掌握新高考函数考查重点,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新高考函数考查重点

(一)函数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

新高考对函数概念的考查不再是简单的求定义域、值域,而是对函数概念本质的考查。以分段函数考查对“对应关系”理解,结合出租车计费、水电费缴纳等情景设计分段函数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出函数的表达式,还要分析出函数的性质与意义,分别在不同区间上函数的不同性质和意义。而对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的考查也是与具体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考查相结合,重视的是推理论证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性质记忆。对函数单调性考查不仅要求能够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还要求能进行证明单调性,或者借助单调性来求解不等式恒成立、比较大小等。

(二)函数与导数的综合考查

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题是新高考压轴题型之一,其考查重点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方程(导数的几何意义):要求学生掌握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过某点作函数切线的多解问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导数大于0 时函数单调递增,导数小于 0 时函数单调递减),能根据导数求出函数的极值点,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解决不等式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如证明当 时, ),或者已知不等式 对任意\(x\in[a,b]\)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类题目不仅仅要考导数的应用,还要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等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转化的能力。

(三)函数应用与数学建模实践

新高考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函数是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成为考查重点,考查场景有经济生活(成本函数、利润函数、收益函数)、物理现象(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环境问题(污染物浓度变化函数)等,这类题目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函数模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再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求最大利润、最小成本、最优方案等)。

二、新高考函数考查的应对策略

(一)深化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基础

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函数概念时,除了记住“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这三要素外,还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比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对应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习函数性质时,要联系定义推导性质,比如利用奇偶性的定义来推导 f(-x) 与f(x) 的关系,要弄清性质的适用条件,比如单调性的定义域区间、周期性的周期定义。

加强基础题型的训练:对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这些基础知识点,选择一些典型例题来练习,保证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求解方法。比如求解定义域时要注意分式的分母不为 0、偶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 0 等等;求解值域时要熟悉配方法、换

元法、单调性法等等。

(二)强化数形结合,提高函数图像解析能力

学会画函数图像:熟练画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函数图像,了解图像的顶点、对称轴、渐近线等信息,通过画图直观理解函数性质,比如二次函数图像开口方向决定单调性,指数函数图像渐近线决定值域。

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遇到方程根的个数、不等式解集、函数最值等问题时,优先考虑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如求解方程 的根的个数,可以分别画出 y=lnx 与 y=x-1 的图像,通过观察两图像的交点个数得出答案;求解不等式 12-2x-3<0 ,可以画出二次函数 y=x2- 2x-3 的图像,根据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及开口方向确定解集。

(三)突破函数导数综合题,提升逻辑推理转化能力

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应用:牢记导数的定义及几何意义,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对切线方程、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础导数问题进行专项训练,保证基础得分点不失分。

掌握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面对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题,学会拆分问题,将大的问题拆分为一个个小问题。比如:遇到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可以将其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如 f(x)≥0 恒成立,可转化为 f(x)min⩾0 等等。证明不等式的时候也可以构造新的函数,通过研究这个新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得到相应的结论。

(四)强化实践训练,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积累常见的实际问题模型:了解一些常见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模型(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 二次函数模型(利润与产量的关系),指数函数模型(细胞分裂, 复利计算), 对数函数模型(声音强度,pH 值计算)。对实际问题中所出现的一些模型进行专项训练 , 从实际问题中“找”出问题, 并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出来.

注重解题过程的完整性: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按照“审题 $$ 建模 $$ 求解→检验 $$ 作答”的步骤来进行,审题时,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找出关键的数量关系;建模时,依据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函数类型,得到函数解析式;求解时,运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检验时,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例如产量、成本等不能是负数,从而保证答案合理。

结语

函数是新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考查以概念本质、图像性质、导数应用、实际建模为主,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备考中要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注重数形结合、逻辑推理,加强实际应用和综合题的训练,才能适应新高考函数考查,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天义 .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J]. 高考 ,2025(11):15-17.

[2] 梁玉玉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9):6-9.

[3] 李永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5):6-9.

[4] 杨冰 .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3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