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地形工程测量精度优化研究
陈海波
天津金拓测绘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800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环节,其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如山区、森林覆盖区、城市峡谷等,传统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等,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作业效率低、信号遮挡严重、精度受地形影响显著等。这些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测量人员深入到复杂危险的地形区域,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测量周期长,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于高精度、高效率测量的需求。
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及在复杂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主要基于激光测距原理,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其反射光,计算出目标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常见的测距方法有脉冲测距法和相位测距法。脉冲测距法基于光速恒定原理,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经过目标物体反射后,部分能量返回并被接收器接收。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再根据光速计算出测量距离。该方法适用于超长距离测量,能快速获取大范围区域轮廓,但由于时间测量精度的限制,其精度相对较低,误差一般在2-5 米。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脉冲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精度上已有了一定的提升,能够满足部分对精度要求不是极高的工程测量需求。
相位测距法则利用激光干涉原理,将激光束进行调制,使其强度随时间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当调制光到达目标物体并反射回来后,与发射光之间会产生相位差。通过测量这个相位延迟来计算距离,在中等距离扫描测量中具有高精度优势。
1.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2.1 地形测量与绘制
在复杂地形中,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需要测量人员逐点测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一些危险区域难以开展工作。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地形的立体信息,大幅缩短野外工作时间。其高采样率使单次扫描即可覆盖大面积空间,且不受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可全天不间断进行实时动态观测。例如,在山区地形测量中,只需将扫描仪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就能快速扫描整个山体区域,获取大量的地形点数据。
1.2.2 土方工程计算
在复杂地形的土方工程中,土方量的计算是工程成本核算和施工安排的重要依据。传统方法由于测量点有限,计算难度大、精度低,往往会导致工程成本预算不准确或施工安排不合理。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通过精确的点云数据,准确计算出土石方体积。
其具体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扫描、数据处理和三维建模等。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扫描范围、设置扫描参数、选择扫描站点等;现场扫描时,按照预定的方案对土方区域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取大量的点云数据;数据处理阶段,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去噪、配准、滤波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最后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构建出土方区域的三维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出土方量。
1.2.3 工程变形监测
对于复杂地形中的工程结构,如桥梁、大坝、边坡等,其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在结构上设置监测点,通过定期测量监测点的坐标变化来判断结构的变形情况,这种方法不仅监测点有限,而且难以全面反映结构的整体变形。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定期对工程结构进行扫描,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点云数据,精确测量出结构的微小变形。例如,在大坝变形监测中,每隔一定时间对大坝进行一次全面扫描,将不同时间的点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大坝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倾斜等方面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影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工程测量中精度的因素
2.1 仪器设备因素
2.1.1 扫描仪精度
不同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精度、扫描范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扫描仪的精度主要包括距离测量精度和角度测量精度,这两个参数直接影响着目标点三维坐标的测量精度。高精度的扫描仪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测量数据,但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精度的扫描仪。
例如,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程测量中,如大型桥梁的变形监测,需要选择精度在毫米级的扫描仪;而在一些大范围的地形测绘中,选择精度在厘米级的扫描仪即可满足需求。如果选择的扫描仪精度过低,会导致测量结果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如果选择的扫描仪精度过高,又会增加工程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1.2 仪器校准
仪器的校准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的光学系统、机械结构等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仪器的参数发生偏移。如果扫描仪没有经过正确的校准,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校准参数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
仪器校准包括内校准和外校准。内校准主要是对扫描仪内部的距离测量系统、角度测量系统等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外校准主要是确定扫描仪与外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如在进行工程测量时,需要将扫描仪的测量数据转换到工程坐标系下。因此,在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前,必须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校准,并且定期进行校准维护,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1.3 设备硬件性能
除了扫描仪的精度和校准情况外,设备的硬件性能也会影响测量精度。例如,激光发射器的稳定性、接收器的灵敏度、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频率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激光发射器的稳定性不好,会导致发射的激光脉冲强度不稳定,影响距离测量的精度;接收器的灵敏度不足,可能会无法接收微弱的反射光,导致数据丢失或测量误差增大;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频率过低,会影响对激光脉冲时间或相位的测量精度。
2.2 测量环境因素
2.2.1 地形遮挡
复杂地形中存在大量的地形起伏、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会导致激光束无法到达目标区域,从而形成数据盲区。这些数据盲区会影响点云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度,进而影响后续的分析和应用。例如,在山区地形测量中,山体的阴影部分、山谷中的植被等都可能遮挡激光束,导致无法获取该区域的地形数据。
此外,遮挡物还可能导致激光束的反射路径发生变化,产生多路径效应,使测量距离出现偏差。多路径效应是指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除了直接到达目标物体并反射回来的光束外,还可能经过其他物体反射后再到达接收器,从而导致测量的距离不是真实的距离,影响测量精度。
2.2.2 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风力等也会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精度产生影响。
光照方面,强光或逆光条件下,扫描设备的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数据质量下降。这是因为强光会进入传感器,产生噪声信号,影响对反射光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在逆光情况下,目标物体的对比度降低,也会影响扫描仪对目标点的识别和测量。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仪器的性能和激光束的传播路径。温度变化会导致扫描仪内部的机械结构和光学元件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影响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精度。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吸收和散射激光束,导致激光能量衰减,影响测量距离的精度。在一些极端温度或湿度条件下,甚至可能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风力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扫描目标的晃动,影响点云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对树木、广告牌等柔性目标进行扫描时,风力会使目标产生摆动,导致激光束在不同时刻照射到目标的不同位置,从而使采集到的点云数据出现模糊或偏差。同时,风力也可能影响扫描仪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使用三脚架架设扫描仪时,大风可能会导致三脚架晃动,影响测量精度。
2.3 数据处理因素
2.3.1 点云配准
在复杂地形测量中,由于地形复杂,往往需要从多个扫描站点进行扫描,然后将不同站点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以得到完整的地形模型。点云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最终三维模型的精度。如果配准过程中存在误差,会导致点云数据之间的拼接不准确,出现错位、重叠等问题。
点云配准的方法主要有基于标志点的配准和基于特征的配准。基于标志点的配准是在测量区域内设置一些已知坐标的标志点,通过扫描这些标志点,将不同站点的点云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这种方法配准精度高,但需要在测量现场布设标志点,增加了野外工作的工作量。基于特征的配准是通过识别点云数据中的特征点、特征线或特征面等,利用这些特征进行配准。这种方法不需要布设标志点,操作简便,但配准精度受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较大。
2.3.2 数据滤波与去噪
采集到的点云数据中往往包含噪声点和无效点,如地面上的杂草、灰尘、飞鸟等反射的激光点。这些噪声点和无效点会影响数据的精度和后续的分析处理。如果数据滤波和去噪处理不当,会导致有用数据的丢失或噪声的残留,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不同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类型和分布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森林覆盖区,点云数据中会包含大量的植被点,这些植被点会干扰对地面地形的提取;在城市峡谷区域,点云数据中可能会包含建筑物的遮挡点、车辆等移动目标的点云等。
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地形工程测量精度优化措施
3.1 仪器设备的选择与校准
3.1.1 合理选择扫描仪
根据复杂地形的特点和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选择扫描仪时,需要综合考虑扫描范围、精度、分辨率、数据采集速度等参数。对于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可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大扫描范围的地面激光扫描设备;对于一些特殊地形或需要快速测量的区域,可以结合机载或手持式激光扫描设备进行测量。
3.1.2 严格仪器校准
定期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各项参数处于正常状态。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校准。在每次测量前,也需要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校准和检查,如检查仪器的水平度、垂直度、激光发射器的稳定性等,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校准工作应在专业的校准实验室
内进行,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严格的校准流程进行操作。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标准器具,如标准长度尺、标准角度块等,对扫描仪的距离测量精度和角度测量精度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应生成校准报告,记录校准结果和仪器的各项参数,以备后续查询和使用。
3.2 测量环境的优化与应对
3.2.1 合理规划扫描路线和站点
在进行扫描前,需要对复杂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形起伏、遮挡物分布、光照条件等情况,合理规划扫描路线和站点位置。通过增加扫描站点的数量和选择合适的站点位置,尽量减少地形遮挡带来的数据盲区。同时,要注意扫描站点之间的通视条件,确保激光束能够顺利到达目标区域,并且相邻站点的点云数据有足够的重叠区域,以提高点云配准的精度。
例如,在森林覆盖区进行扫描时,可以将扫描站点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以减少树木的遮挡;在山区地形测量中,沿着山脊线或山谷线设置扫描站点,可以更好地覆盖整个测量区域。对于一些难以直接扫描的区域,可以采用迁站扫描的方式,通过多次移动扫描仪,获取完整的点云数据。
3.2.2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
尽量避免在强光、逆光、高温、高湿、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扫描。选择在阴天或早晨、傍晚等光照较为柔和的时间段进行扫描,可以减少光照对扫描设备的干扰。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应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扫描,以防仪器因温度过高而影响性能;在冬季低温天气下,应对仪器进行预热,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对于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为仪器设备提供温控箱或防潮罩等,以保持仪器工作环境的稳定。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应暂停扫描工作,或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三脚架的重量、选择避风的站点位置等,以减少风力对扫描仪稳定性的影响。
3.3 数据处理的优化
3.3.1 提高点云配准精度
采用先进的点云配准算法,如迭代最近点算法(ICP)及其改进算法等,提高不同站点点云数据的配准精度。ICP算法通过不断迭代寻找两个点云之间的最优变换矩阵,使两个点云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从而实现点云的配准。改进的ICP算法,如基于特征的ICP算法、带权重的ICP算法等,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配准精度,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点云配准。
在配准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更多的公共点、特征点,并对这些点进行精确匹配和优化,减少配准误差。公共点和特征点应选择在地形特征明显、不易变形的位置,如岩石露头、建筑物角点等。
3.3.2 优化数据滤波与去噪算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滤波与去噪算法,根据点云数据的特点和噪声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滤波算法。例如,对于高斯噪声,可以采用高斯滤波算法;对于离群点,可以采用统计滤波或半径滤波等算法;对于森林覆盖区的植被点,可以采用基于高程的滤波算法或基于坡度的滤波算法,将植被点与地面点分离。
在滤波和去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有用数据,避免过度滤波导致数据丢失。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滤波参数,如高斯滤波的标准差、统计滤波的阈值、半径滤波的半径和邻域点数量等,来控制滤波效果。同时,对于复杂地形的点云数据,可以采用多步滤波的方法,先去除明显的噪声点,再进行精细滤波,以提高滤波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工程测量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面临的诸多难题。然而,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受到仪器设备、测量环境、数据处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存在一定的波动。通过合理选择扫描仪、严格进行仪器校准、优化测量环境、改进数据处理方法等一系列精度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工程测量中的精度,为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