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林航

宁波大学法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高校就业育人体系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服务效率低下、个性化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数字赋能,构建高效、精准、个性化的高校就业育人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高校就业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前,高校就业育人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不足,难以获取准确、全面的招聘信息和行业动态;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等了解不够,难以选拔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就业市场的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效果。

(二)服务效率低下问题

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在提供就业服务时,往往面临着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流程繁琐,导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就业手续。这种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体验,也降低了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个性化不足问题

当前高校就业育人体系中的个性化不足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方面,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各不相同,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个性化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构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

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是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招聘信息的实时更新、在线投递简历、面试预约等功能,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进行精准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二)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

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是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职业规划等数据,可以形成完整的就业信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为高校就业服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制定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方案。

(三)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同时,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和经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四、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推进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多方面的合作。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专门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团队,负责平台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二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三是加强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二)完善就业信息数据库建设

完善就业信息数据库建设需要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加强对学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库,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等进行全面记录;二是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三是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收集更多的招聘信息和行业动态。

(三)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建立稳固且紧密的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有效措施:首先,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合作领域、责任划分及共同目标,为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积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通过让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环境中亲身体验和学习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最后,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既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又促进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通过这些举措,高校与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成效与展望

(一)成效分析

通过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就业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就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为高校就业服务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此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深化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二)展望与建议

未来,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建设,提高平台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就业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六、结论

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措施,可以实现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赋能高校就业育人体系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潘健, 汪倚帆. 数字化转型推进就业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J]. 就业与保障 , 2024, (04): 97- 99.

[2] 郭源远 , 周辉 , 陆永隽 .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就业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 [J]. 成才与就业 , 2023, (S1): 133-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