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李芸
鱼台县第一中学 272300
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其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传统的以单词、语法和句型知识传授为主的 " 浅层阅读 " 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阅读教学多被视为服务考试的训练工具,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 深度阅读 " 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深度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应用,它要求学习者不仅把握文章的表层信息,更能探究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价值意义。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诊断
(一)阅读教学呈现碎片化倾向
许多教师在阅读课上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将完整的语篇分解为孤立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性和意义性。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掌握零散的语言点,却难以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和深层内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对文本结构的把握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无法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思维变得碎片化,难以进行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考,进而影响了其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阅读过程缺乏深层思维参与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提问的问题大部分属于事实性和细节性问题,需要学生推理、判断和评价的高层次问题数量不足。这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主要集中在信息识别和记忆层面,缺乏对文本的深度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三)阅读内容与真实生活脱节
许多教师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很少引入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补充材料,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动机。有学生表示:" 英语阅读文章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很多内容看不懂也没兴趣看。" 这种脱离真实语境的阅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主动性。
二、高中英语深度阅读实践策略
(一)阅读前:多维激活,激发兴趣
预读激趣作为深度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对即将阅读文本的兴趣和好奇心。具体策略包括:
其一,文化背景预热。针对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介呈现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Healthy eating" 一单元时,教师可先展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健康饮食的标准,再引入课文阅读。
其二,预测策略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插图、关键词等预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阅读期待。例如,教师可遮盖课文标题,让学生仅通过观看课文插图预测文章主旨,再通过阅读验证预测。
其三,问题导向引入。提出与文本主题相关的真实性问题,使阅读活动具有真实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在教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主题课文时,教师可提出:"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we facing inour daily life?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m?"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二)阅读中:策略引导,深度探究
阅读中阶段是深度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策略深入理解文本。具体策略包括:
其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利用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整合信息。例如,在阅读叙事类文本时,引导学生绘制" 故事地图",理清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在阅读说明文时,利用树状图或表格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
其二,问题链设计。教师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由低 到高、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度思考。例如, 在教学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节选时,可设计以下问题链: ① What happened to the old man?(记忆理解) ② Why did the old man refuse to give up?(分析) ③ What does the sea symbolize in the novel?(分析) ④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old man?(应用) ⑤ If you were the old man, would you do the same? Why?(评价)
其三,交互式阅读促进。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商、辩论等互动活动共同建构文本意义。例如,对于有争议性的阅读材料,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代表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式阅读,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后:迁移创新,实践应用
阅读后阶段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引导学生将文本中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思维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具体策略包括:
其一,创造性输出任务设计。设计具有真实交际目的的输出任务,如撰写读后感、编写续篇、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例如,学完"Cultural heritage" 单元后,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调查研究本地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撰写调查报告并向全班展示。
其二,自我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策略使用情况,培养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设计阅读反思表,包括 " 我在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 我使用了什么策略解决困难 "、"下次阅读我会如何改进" 等项目,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习惯。
其三,跨文化对比探究。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例如,学完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后,可让学生对比中西传统节日的异同,探究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以海报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示探究结果。
三、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为解决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该模式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碎片化、浅层化的局限,更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了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实践中,教师需要持续优化教学策略,例如根据学生反馈调整问题链的难度梯度,或结合新媒体技术丰富文化背景预热的呈现形式。展望未来,该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如探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阅读课堂,以及建立更完善的阅读素养评价体系,从而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曾品品 , 邓涛 , 黄云鹏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 学 模 式 探 究 [J]. 华 夏 教 师 , 2025, (07): 90-92. DOI:10.16704/j.cnki.hxjs.2025.07.004.
[2] 林红 , 苏丽晶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40 (04): 30-32.
[3] 李晓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英语广场 , 2024, (32): 133-136. DOI:10.16723/j.cnki.yygc.2024.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