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赋能禁毒志愿服务工作研究
黄娜 谢安 何彦红 赵容艺 陈黎明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43199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禁毒工作形势
(一)禁毒工作现状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禁毒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技术维度看,数字化手段既为禁毒工作提供了创新工具,也带来了新型挑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了毒品监测预警能力,使预防宣传更加精准化;同时,暗网交易、加密通讯等也给毒品犯罪提供了隐蔽渠道。从社会维度观察,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既扩大了禁毒教育的覆盖面,也使毒品信息更易扩散。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毒品亚文化传播的温床。这种双重效应要求禁毒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建立更加智能化的监管体系。
在治理模式方面,互联网推动禁毒工作从传统单向宣传转向多元协同治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要求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机制。这种转变既体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对禁毒工作者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标准。总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禁毒工作需要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防范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新型毒品犯罪形态。这要求禁毒工作必须建立动态适应的长效机制,实现传统经验与创新手段的有机结合。
(二)网络时代下的毒品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毒品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网络上的非法交易、分享、传播等行为,使得毒品更容易被滥用,此外,网络交易的匿名性与隐蔽性同样为禁毒工作带来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追踪手段,许多毒品交易和滥用行为很难被发现和制止。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毒品交易和滥用行为的隐蔽性更强,这也增加了禁毒工作的难度,使得禁毒部门很难追踪和打击这些行为,至此禁毒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互联网对禁毒工作的影响
(一)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时代给禁毒工作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网络技术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新工具,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可疑交易,用人工智能识别毒品信息,让预防宣传更精准高效。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带来了新挑战,毒品交易转向暗网、加密社交软件等隐蔽渠道,新型毒品伪装成普通商品在网上销售,增加了监管难度。从社会层面看,网络让禁毒宣传可以快速覆盖更多人,但也让毒品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社交媒体既能用来开展禁毒教育,也可能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平台。这就要求禁毒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既要善用新技术提升效率,又要防范网络带来的新风险。现在的禁毒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宣传打击,而是要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既要依靠技术手段加强监管,也要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关键是要在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同时,有效控制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科技真正为禁毒工作服务。
(二)互联网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禁毒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向群众发布禁毒宣传信息,提高广大民众的禁毒意识,还可以帮助实现禁毒宣传的个性化,提供定制化的禁毒宣传内容。互联网在禁毒信息发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禁毒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禁毒实时动态、国家政策法规、毒品犯罪案例等多项信息,让广大民众了解毒品危害和禁毒政策。互联网在禁毒监测预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高效准确的进行实时监测毒品犯罪活动信息,及时发现毒品犯罪线索和风险隐患。互联网在禁毒教育培训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网络平台,禁毒部门可以提供丰富的禁毒教育资源,广大民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并且针对于不同的差异及需求,提供具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内容。
三、互联网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对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新时代禁毒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种结合不仅提升了禁毒工作的效率,更拓展了禁毒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当前禁毒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首先,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禁毒志愿服务的组织效率。通过网络平台,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都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特长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精准匹配到最需要的禁毒岗位,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线上培训系统让志愿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最新的禁毒知识和技能,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互联网为禁毒志愿服务搭建了更广阔的参与平台。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渠道,便捷地参与到禁毒宣传、线索举报等工作中来。这种低门槛的参与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禁毒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网络平台还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获得同等的禁毒服务。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志愿服务团队准确掌握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辅助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工作,提升服务质量。网络平台还能实时收集服务反馈,帮助志愿服务不断优化改进。互联网为禁毒志愿服务提供了更丰富的宣传手段。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让禁毒宣传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特别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有效提升了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结
“互联网 +′′ 赋能禁毒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宣传教育的互动性和覆盖面,还优化了志愿服务的精准性和管理效率。未来应进一步整合5G、AI、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更智能、更可持续的禁毒志愿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玉琦 . 构建新媒体时代立体化高校毒品预防教育体系——以青岛高校为例 [J]. 平安校园 ,2023,(12):40-44.
[2] 黄清观 , 池盛杰 .“互联网 + ”背景下禁毒警务实战化建设之困境与出路 [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7,(06):40-44.
[3] 任建通 , 冯景 .1978 年—2023 年我国戒毒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时代转向 [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4,(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