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合同作业”:构建儿童作业自治新体系

作者

吴倩倩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江苏吴江 215228

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施方式对儿童学习效果有深远影响。“合同作业”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协商,打破传统作业单向性,使儿童能够参与作业的制定,增强其对作业的认同感。儿童作业自治着重培养儿童在作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儿童从被动完成转变为主动规划、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合同作业”与儿童作业自治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厘清认识:“合同作业”的内涵解读

小学语文“合同作业”,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协商,本质是构建基于双方意愿的契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及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初步拟定作业框架,随后组织讨论,儿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能力水平提出对作业内容、形式及完成方式的想法与建议。师生经过充分沟通与协商,最终确定一份双方认可的作业“合同”[1]。通过协商机制,作业不再是教师强加给儿童的任务,而是师生共同达成的约定,从而提高儿童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儿童作业自治是儿童在作业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作业事务的过程,包含自我规划、监控与评估环节。自我规划即儿童依作业任务和自身情况,制定含作业顺序、预计时间的完成计划;自我监控是在作业执行中关注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我评估则是作业完成后,依标准评价成果,判断是否达标及存在的价值。完成作业时,儿童规划阅读章节与时间,监控对文本的理解,评估对主旨把握程度与完成速度,通过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见表1)

表1 XX 小学“合同作业”(试用)

二、实践范例:达成儿童作业自治新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作业设计:从“统一指令”到“自主选择”,构建

作业设计是实现自治的起点,需打破“千人一面”的固化模式,为儿童提供“有边界的自由”。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中,教师初步拟定作业框架,涵盖故事朗读、情节梳理和寓意分析练习。随后,教师组织儿童讨论:儿童提出喜欢通过表演理解故事,教师便与儿童协商加入“编排民间故事课本剧”的作业内容;儿童觉得单纯分析枯燥,提议进行“民间故事漫画改编与解说”,师生共同将其纳入作业“合同”[2]。在作业过程中,儿童自主规划每周的学习时间,有儿童计划每周用90 分钟,40 分钟绘制漫画分镜,50 分钟和小组排练课本剧。自我监控时,若发现某个情节理解偏差,会主动查阅资料或请教同学。作业完成后,依据“情节完整”“寓意准确”等标准进行自我评估,还会在班级“故事坊”中相互点评,形成良好作业自治氛围。

(二)实施过程: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调控”,建立自治机制

作业实施阶段的核心是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工具辅助与过程指导,让自治从“口号”变为“行动”。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教师围绕“感受童话魅力,学习童话写作”目标,与儿童协商作业形式。儿童兴趣浓厚,提出多种想法,最终确定作业“合同”包含三项内容:一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进行角色扮演,分组准备,一周后在班级表演;二是发挥想象,创作一篇简短的童话,字数不限;三是制作童话手抄报,展示自己喜欢的童话内容。在作业实施中,儿童自主规划各项任务的完成顺序,有的先创作童话,再制作手抄报,最后排练角色扮演;有的则相反。自我监控时,若发现创作的童话情节不够生动,会重新修改;若手抄报版面设计不合理,会进行调整。作业完成后,对照“故事有趣”“表演投入”“手抄报美观”等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在小组内交流互评,有效提升作业自治能力。

(三)评价反馈:从“单一评判”到“多元互动”,激发内生动力

评价是作业自治的重要闭环,需从“打分排序”转向“成长赋能”,让儿童在反馈中获得自我完善的勇气与方法。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评价中,在儿童完成作文后,依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在作文自我评价表中,对语句通顺度按“流畅 / 基本流畅 / 不流畅”三级打分,对变形构思创新性标注“有独特视角 / 视角较普通 / 视角陈旧”,对书写按“优秀 / 良好 / 待改进”评级,并分别写下具体评语。接着,教师组织小组互评,4 人一组交换作文,用红笔圈出精彩语句和错别字,在文末注明优点、建议等。最后教师评价,综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帮助学生具体理解修改方向。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儿童学会客观审视自己学习成果,从他人评价中获取新视角。

(四)保障体系:从“教师主导”到“协同支持”,构建生态环境

儿童作业自治的实现,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协同支持的生态系统,为自治能力培养提供沃土。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小学生活”单元,作业“合同”包括:一是整理个人成长资料,在“时光胶囊”手册中粘贴小学阶段的奖状、照片,用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二是采访师长,设计提纲包含“您眼中我的成长变化”等问题,将对话整理成访谈录并配上合影。三是创作“毕业赠言集”,为三位同学撰写个性化赠言,结合具体事例体现友情,字数各不少于 80 字。儿童在制作手册时用不同底色区分学习、活动等板块;采访时不仅找班主任,还联系一年级启蒙老师,补充“刚入学总哭鼻子”等珍贵细节;创作赠言时,不少儿童加入手绘插画,如为运动健将画篮球图案……通过家校社合力,让儿童认识到作业与成长的密切联系,明白作业不仅是学习任务,还能留存美好回忆,从而更主动地规划和完成作业,让儿童在实践中提升作业自治能力。

三、实施策略:基于“合同作业”构建儿童作业自治新体系

(一)合同制定:以“设计分层”奠定自治基础

合同制定是“合同作业”的起点,需打破教师单向主导模式,根据儿童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难度、内容有梯度的作业,让每个儿童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就感,为作业自治创造条件,摒弃“一刀切”模式,尊重个体差异,使儿童更易主动投入作业。

教师应深入分析学情,结合教材重难点,将作业分为基础、提升、拓展三个层次。基础层侧重知识巩固,提升层注重能力运用,拓展层强调创新拓展,为各层次作业制定清晰目标和评价标准,方便儿童选择与评估 [2]。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见表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讲解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让儿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困难儿童选基础层,扎实巩固基础知识;中等水平儿童选提升层,稳步提升理解运用能力;学有余力儿童选拓展层,充分发挥创造力。通过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儿童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增强学习信心,主动参与作业自治。因此,教师应持续关注儿童学习情况,动态调整分层作业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儿童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逐步提升作业自治能力。

表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分层作业

(二)合同执行:以“工具支架”保障自治落地

合同执行阶段需为儿童提供可视化工具与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将“书面约定”转化为“实际行动”,搭建展示平台,使儿童能感受到作业价值,增强自主完成作业动力。

教师定期组织作业展示。如班级作业展、小组分享会、线上作品展等,在展示前引导儿童整理自己的作业成果,准备展示内容;展示中鼓励儿童积极发言,分享作业思路和收获;展示后组织互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3]。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观察”单元,作业“合同”包含观察植物生长并记录、写观察日记、制作植物生长手抄报。在作业完成后,举办“植物观察成果展”,指导儿童将观察日记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在手抄报上标注创作思路,把植物生长记录与照片整理成图文展板。在教室划分“豆芽区”“多肉区”“绿植区”等展示区域,每个儿童展示板旁放置便签本供同学留言。展示时,儿童按区域依次上台,每人限时 3 分钟介绍。结束后,发放印有“观察细致”“创意独特”“表达清晰”等维度评价表,儿童为喜爱的作品投票,最终结合投票和留言评选出各类奖项。获奖作品在校园橱窗展出一周。通过搭建展示平台这一工具支架,让儿童体验到作业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推动他们更积极参与作业自治。

(三)合同评价:以“多元反馈”激发自治动力

评价需超越传统的“对错评判”,通过合同约定多元反馈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对作业自治的理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反思与改进中增强自治信心。

反思是促进学习进步的重要环节,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教师引导儿童在每次作业完成后进行反思,可设计反思记录表,让儿童填写作业收获、遇到问题、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反思交流活动,让儿童分享自己反思心得,相互学习 [4]。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小学生活”单元,作业“合同”包括:制作“我的小学生活”纪念册,要求收集 10 张不同时期照片并配文字说明;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以小组为单位举办小型毕业主题班会……作业完成后,教师发放反思记录表,除常规内容外,还增设“小组合作中我扮演的角色及贡献”“作业成果对我的意义”等栏目。填写时,有儿童详细写下制作纪念册时因未提前分类照片导致整理耗时过长,计划下次用“按年级分类”的方法;有儿童反思班会串词撰写过于简单,提出下次要加入“同学间的难忘瞬间”等细节……小组交流时,大家围绕“如何改进合作效率”展开讨论,互相借鉴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培养反思习惯,让儿童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作业自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儿童的反思习惯,引导他们在作业自治中学会反思、善于反思,让作业自治的内涵不断深化。

(四)体系保障:以“协同生态”巩固自治成果

“合同作业”的长效实施需构建家庭、学校、班级协同支持的生态系统,为儿童作业自治提供持续动力与环境支撑。家长参与能更好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作业情况,配合教师引导儿童进行作业自治,促进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微信群分享作业要求和儿童作业情况、进行家访等,向家长宣传作业自治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在家中引导儿童制定作业计划、监控作业过程[5]。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传统节日”单元,作业“合同”包括:了解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收集至少3 项独特习俗并注明由来;与家人一起过XX 节日并用文字、照片或视频形式记录过程;制作节日习俗介绍卡,包含节日由来、习俗、相关诗句等。作业过程中,家长协助儿童一起查《中国传统节日大全》或访问民俗网站,记录“端午节挂艾草是为辟邪”等习俗。节日当天,和儿童一起包粽子,让儿童拍下泡米、裹叶、捆绳的步骤。作业完成后,家长在反馈表上填写评价。教师对自主完成度高的儿童作业贴星奖励,对有困难的儿童单独指导。通过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成为儿童作业自治助力者,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围,有效促进儿童作业自治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儿童作业自治中来,共同推动儿童学习成长。

通过“合同作业”的设计,构建儿童作业自治新体系,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提升儿童语文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探索。通过深入剖析,明确其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研究路径上,从明确作业目标到组织作业分享等一系列措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合同作业”,构建儿童作业自治新体系提供了具体指导。教师应不断根据儿童学习情况与教学反馈,持续探索更适合儿童发展的作业模式与自治培养方法,为儿童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儿童在自主、有趣的作业中,充分发挥潜力,实现语文学习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

[2] 张静钰 . 减轻学业负担 培育核心素养——“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析[J]. 文渊(高中版),2023(6):440- 442.

[3] 黄国才 . 小学语文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J]. 小学语文 ,2025(2):11- 15.

[4] 郎春花 . 从 " 做完 " 走向 " 做好 ": 小学语文单元长程作业的优化设计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5(10):30- 33.

[5] 陈 苗 青 ." 双 减 " 背 景 下 小 学 语 文 作 业 设 计 策 略 研 究 [J]. 语 文 教 学 通讯 ,2025,1358(20):51- 53.

作者简介

姓名 :吴倩倩,1991.04,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