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移动公司经理岗位“ 业绩指标 + 管理效能” 双维度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鲁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 吉林 白城137000

引言

在通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移动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经理岗位作为公司运营的关键枢纽,其工作成效直接关乎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长远发展。传统的考核体系往往侧重于单一的业绩指标,如业务销售额、用户增长数量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业务发展,但逐渐暴露出忽视管理过程、团队建设及内部流程优化等弊端。这不仅限制了经理综合管理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业绩指标 + 管理效能”双维度考核体系,成为移动公司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一、完善管理效能指标,强化团队与流程管理

管理效能体现了经理对团队和工作流程的把控能力,是考核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团队管理方面,指标可涵盖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团队成员满意度、关键人才流失率等 [1]。经理需要重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例如,每月组织至少两次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达到 95% 以上。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团队成员对工作环境、领导方式等方面的感受,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升团队凝聚力。若关键人才流失率过高,说明团队管理存在问题,经理需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优化薪酬福利体系、提供更多晋升机会等。

在流程管理上,关注业务流程优化成果、项目执行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移动公司业务繁杂,流程优化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率。经理应推动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客户等待时间,通过流程优化后的业务办理时长缩短比例来衡量成效。对于项目执行,确保项目按时交付,以项目按时完成率为考核指标,同时监控项目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降低项目预算超支比例等。这些管理效能指标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公司内部运营的流畅性与高效性,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科学设定权重,平衡业绩与管理效能

合理确定业绩指标与管理效能指标的权重,是构建双维度考核体系的关键环节。权重的设定需综合考虑公司发展阶段、业务特点等因素。在公司业务拓展初期,市场份额的抢占和业绩增长至关重要,此时业绩指标权重可适当偏高,如设置为 60%-70% ,管理效能指标权重则为30%-40% 。以新进移动公司为例,首要任务是快速打开市场,发展客户,因此经理的业绩指标中,新客户拓展数量、市场份额提升幅度等权重较高,促使经理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开拓上。

而当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期,内部管理的优化对持续发展的影响加大,管理效能指标权重可相应提高,与业绩指标权重趋于平衡,如各占50% 。在这一阶段,公司更注重运营效率、团队稳定性等,通过提升管理效能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巩固市场地位。此外,针对不同部门经理,权重也应有所差异。销售部门经理业绩指标权重可相对高些,因为其工作直接与业务收入挂钩;而人力资源、行政等支持部门经理,管理效能指标权重可适当倾斜,以突出其在团队建设、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职责。通过科学灵活地设定权重,确保考核体系能准确反映经理工作重点,激励其全面提升工作表现。

三、加强考核过程管理,保障考核公正透明

考核过程管理是确保“业绩指标 + 管理效能”双维度考核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监测机制。对于业绩指标数据,如业务收入、用户数量等,可通过公司业务系统自动采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管理效能指标数据,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项目执行进度报告等,需明确责任部门和收集流程,定期汇总整理。同时,加强对数据质量的审核,防止数据造假等情况发生。

其次,规范考核流程。明确考核周期,如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季度考核侧重于阶段性业绩与管理工作的评估,年度考核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考核标准和流程执行,确保公平公正。考核结果需进行公示,接受员工监督,若经理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应提供明确的申诉渠道和处理机制。例如,设立专门的考核申诉委员会,由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受理申诉并进行重新审核,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检验。此外,在考核过程中要注重沟通与反馈,上级领导应定期与经理进行绩效面谈,及时指出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其提供改进建议,促进其不断提升工作绩效。

四、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激励经理提升绩效

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是考核体系发挥作用的最终落脚点。一方面,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紧密挂钩。根据经理的业绩表现和管理效能评估结果,确定绩效奖金系数[2]。绩效优秀的经理,奖金系数可大幅提高,如达到 1.5-2 倍,激励其继续保持出色表现;对于绩效不达标的经理,适当降低奖金系数甚至无绩效奖金,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考核结果也是晋升、调岗的重要依据。连续多年考核结果优异的经理,在晋升时应给予优先考虑,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长期绩效不佳且无明显改进的经理,可考虑进行岗位调整,使其到更适合的岗位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利用考核结果为经理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通过分析考核结果,找出经理在业绩提升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辅导资源或实践机会。比如,若经理在团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可安排其参加领导力培训课程,或与优秀管理者进行经验交流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经理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其在未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绩效,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移动公司经理岗位“业绩指标 + 管理效能”双维度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且关键的工作。完善管理效能指标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流程效率,保障公司内部的稳定运营。科学设定权重实现了业绩与管理效能的平衡,加强考核过程管理维护了考核的公正透明,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则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促进经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未来的实践中,移动公司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对考核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相信通过这一考核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激发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移动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琳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分析 [J]. 现代营销 ( 上旬刊 ),2025,(02):157- 159.

[2] 谢吕元 . 绩效考核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5,(02):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