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龄教育中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互动机制及干预策略

作者

古丽巴哈尔·麦麦提图尔荪

墨玉县第一幼儿园

引言:幼儿期是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社会性情感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人际关系、形成健康人格。混龄教育作为一种独特教育模式,打破年龄界限,为幼儿提供类似真实社会的交往环境。在混龄教育中,不同年龄幼儿相互交往、学习,其社会性情感发展呈现出独特互动机制。深入研究这一机制并提出有效干预策略,对提升混龄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龄教育中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互动机制

在混龄教育环境中,幼儿角色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起初作为弟弟妹妹,受年长幼儿照顾与引导,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与社交规则;随着成长转变为哥哥姐姐,需承担照顾年幼同伴责任,为其提供帮助与示范。这种角色转换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情感,理解责任含义,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品质。如在游戏中,年长幼儿带领年幼幼儿完成任务,主动分享玩具、讲解玩法,展现责任感;年幼幼儿在模仿学习中,逐渐内化这些行为,为未来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年长幼儿在认知、技能和社会交往方面相对成熟,为年幼幼儿提供自然榜样。年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年长幼儿行为,学习新技能与社会行为规范。例如,年长幼儿专注阅读、礼貌待人、积极参与活动等行为,会吸引年幼幼儿模仿。这种模仿非简单复制,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同时,年长幼儿在为年幼幼儿示范过程中,巩固自身知识技能,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手工活动中,年长幼儿熟练操作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年幼幼儿观察后尝试模仿,在模仿中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学会专注与耐

混龄教育为幼儿创造更多合作交流机会。不同年龄幼儿在共同参与活动中,因兴趣、能力互补而开展合作。合作过程中,幼儿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身想法、协调矛盾冲突,促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发展。同时,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幼儿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产生情感共鸣。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共同商讨搭建方案,分工合作搬运材料、搭建建筑,在互动中分享快乐、分担困难,增进彼此情感联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二、混龄教育中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干预策略

(一)创设适宜混龄教育环境

在动态区域的设计上,建构区应预留较大的地面空间,方便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参与大型建构项目,比如搭建一座城堡,年长的幼儿可以负责设计结构和指挥,年幼的幼儿则负责传递积木和简单堆砌,在合作中增强彼此的互动。角色扮演区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场景,如超市、医院、家庭等,配备多样化的道具,像超市的货架、商品、收银机,医院的听诊器、体温计、白大褂等,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年长的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收银员等需要一定沟通和组织能力的角色,年幼的幼儿则可以扮演病人、顾客等,在模拟的社会交往中学习合作与沟通。静态区域中,阅读区可以布置成温馨舒适的角落,放置不同高度的书架,低一点的书架方便年幼的幼儿取放绘本,高一点的书架则放置适合年长幼儿阅读的书籍。书架上的绘本种类要丰富多样,涵盖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既有图文并茂、情节简单的绘本供年幼幼儿阅读,也有文字稍多、情节复杂的绘本满足年长幼儿的需求。

开放性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比如在美工区,提供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基础材料,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自然材料,如树叶、树枝、石头、贝壳等,幼儿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拼贴、绘画、雕刻等,年长的幼儿可以创作更具创意和复杂度的作品,年幼的幼儿则可以进行简单的粘贴和涂色,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想法,借鉴彼此的创意。

(二)优化教师指导策略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当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互动困难时,教师可以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年长的幼儿想安排年幼的幼儿扮演某个角色,而年幼的幼儿不愿意时,教师可以说:“ 你们看,这个角色需要做这些有趣的事情,要不我们一起试试?” 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当幼儿在合作中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当一组幼儿共同完成一个建构作品时,教师可以说:“ 你们真棒,能够一起商量、分工合作完成这么棒的作品,真是了不起!” 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让他们在反思中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三)加强家园合作

建立多元化的家园沟通渠道是加强家园合作的重要保障。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外,还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摩混龄教育活动,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感受混龄教育的氛围和优势。在家长开放日中,可以安排教师与家长的一对一交流环节,针对幼儿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沟通。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为家长讲解混龄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对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混龄教育理念的做法,促进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鼓励家长将混龄教育的理念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为幼儿创造更多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家长可以带幼儿参加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如社区运动会、文艺演出、公益活动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其他年龄的孩子接触、交流、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与邻居家的不同年龄孩子玩耍,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混龄活动方案,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例如,亲子手工制作活动,让不同家庭的家长和幼儿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年龄的孩子合作,学习分享材料和想法。亲子阅读活动,组织不同家庭的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鼓励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结束语:混龄教育通过独特互动机制,为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通过创设适宜环境、优化教师指导、加强家园合作等干预策略,能充分发挥混龄教育优势,促进幼儿在角色转换、榜样学习、合作交流中不断提升社会性情感水平。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索混龄教育实践模式,丰富干预策略,为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一颖. 色彩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 色彩,2025,(04):209-211.

[2] 陈 艳 . 幼 儿 社 会 性 情 感 发 展 评 价 的 思 考 与 实 践 [J]. 教育,2024,(30):67-69.

[3]柯芃芃.情感与科学的交汇——在 STEM 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福建教育,2024,(29):12-14.

[4]何燕辉.幼儿园节日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A]广东教育学会 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4.

[5]王姿骁.语言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