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研究
王姝
身份证号码:370303198701047625
一、引言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传统施工模式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协同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施工效率提升。建筑信息化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深度融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研究建筑信息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的关系,对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信息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随着建筑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复杂,施工过程涉及众多参与方和专业工种,传统依靠人工记录、纸质文件和口头沟通的管理方式,导致信息传递滞后、错误频出,各环节协同困难。同时,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对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施工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促使建筑行业向信息化转型。
2.2 研究意义
建筑信息化能够实现施工信息的高效集成与共享,打破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协同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可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成本。此外,建筑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信息化提升施工效率的实现途径
3.1 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管理
BIM 技术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整合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设备信息等。在施工前期,利用 BIM 模型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的矛盾和错误,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通过 4D 施工模拟,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直观展示施工过程,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调配资源,优化施工进度计划 。
3.2 物联网技术实现施工设备与环境监测
物联网技术通过在施工设备、材料和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实现对施工设备运行状态、材料使用情况和施工现场环境的实时监测。例如,通过传感器采集施工机械的运行参数,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监测施工现场的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为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
3.3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涵盖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模块。通过信息化系统,施工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和记录,确保质量问题可追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保障施工安全;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监控,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
3.4 协同设计与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协同设计与信息共享平台,使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各参与方可以实时查看和更新项目信息,进行在线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施工延误和错误 。
四、建筑信息化提升施工效率现存问题
4.1 信息化应用深度不足
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信息化的应用仅停留在表面,如简单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记录、利用绘图软件绘制图纸,未能充分发挥 BIM、物联网等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优势。对信息化技术与施工管理业务的融合应用研究较少,无法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有效利用,限制了施工效率的提升 。
4.2 信息共享与协同困难
建筑施工项目涉及众多参与方,各参与方使用的软件和信息系统不统一,数据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难以有效共享和协同。不同专业的信息模型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或错误,影响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阻碍施工进度 。
4.3 专业人才短缺
建筑信息化的应用需要既懂建筑施工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信息化技术教学内容较少,实践教学不足,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企业内部针对信息化应用的培训体系也不完善,导致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建筑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 。
五、建筑信息化提升施工效率的优化策略
5.1 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研究,探索 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施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展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特殊场景下的应用研究,如复杂结构施工、大型项目管理等,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 。
5.2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交换规范,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建筑施工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5.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建筑信息化技术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培训以及学习交流活动,提升现有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
六、建筑信息化提升施工效率的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未来,建筑信息化将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施工进度自动优化、设备智能调控、质量安全自动监测与预警等功能,提高施工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施工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
6.2 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建筑信息化将与 5G、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5G 技术实现施工现场数据的高速传输;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与实体工程对应的虚拟模型,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映射和精准管理,推动建筑施工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
七、结论
建筑信息化是提升施工效率、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尽管当前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信息化应用深度不足、信息共享困难、专业人才短缺和标准规范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深化技术应用、建立统一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优化策略,并顺应智能化自动化、与新兴技术融合和全产业链协同等发展趋势,建筑信息化将在提升施工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杰,崔少策. 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效率的创新路径与实践[C]//2025 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 2025:1-3.
[2] 陈 枫 . 建 筑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 流 程 优 化 与 效 率 提 升 [J]. 中 国 住 宅 设施,2024(z1):105-106.
[3] 许鹏.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探究[C]//2025 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