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

李溢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 435200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应用心肺运动功能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05-2025.05期间我院心内科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安排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对不同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时进行心肺运动功能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诊断价值

1引言

冠心病是中老年群体十分常见的慢性病,因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造成心脏功能减退,引发一系列症状。冠心病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病情,避免病情继续加重,带来新的并发症。因为冠心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所以需要及时发现和控制。而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一般是依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但这些检查的费用高,程序复杂,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所以临床再尝试其他有效的诊断方法,比如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可以帮助确定个体的心肺储备功能以及运动耐力,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存在,评估病变程度以及预后,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1]。基于此,本研究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分析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对于疾病诊断的效果和价值,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2023.05-2025.05期间我院心内科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9-79岁,平均(56.37±6.54)岁。

纳入标准:患者表现出冠心病相似症状,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有全部的病例数据;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缺失临床数据;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问题或有精神疾病史;合并高血压、其他心脏疾病等。

2.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安排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肺运动功能检查。

动态心电图检查:设备选择乐普TH12心电监测仪,说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做好检查准备。重点是检查前不能服用影响结果的药物。检查时的操作按照临床规程进行,由同一位人员进行检查,而且结果也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审阅。

冠状动脉造影:要求患者事先做好准备,选择股动脉的位置插入动脉鞘管,分别在左右冠状动脉进行开口,置入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3-5mL左右,观察冠状动脉情况。检查时的操作按照临床规程进行,由同一位人员进行检查,而且结果也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审阅。借助直径法对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分析,如果内主动脉、分动脉、冠状动脉前降支、左主干、回旋支的管腔狭窄程度超过一半,即认为是阳性结果(冠心病)。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设备选择COSMED测试仪,检查前说明此项检查的流程、内容、注意事项等,告知检查步骤,督促患者做好检查准备。重点是检查前不能服用影响结果的药物。检查前禁食2h,尽量保持半空腹状态。事先说明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选择、如何操作等,让患者预先尝试使用设备,了解内容后正式开始检查。由同一位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自身的体质情况、年龄、性别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功率以及递增速率,确保患者可以在10min左右做出症状支持下的最大限度的运动。如果运动期间出现异常,须考虑停止检查,包括不能站立、下肢疼痛、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等。

2.3观察指标

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对不同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2.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选择SPSS 27.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提供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提供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100例患者中,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为冠心病73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冠心病63例,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发现冠心病71例。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97.26%(71/73),高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86.30%(63/73),差异显著(χ2=5.811,P=0.016<0.05)。见表1。

3.2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统计发现,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但差异不显著(P<0.05)。

4讨论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是金标准,但操作难度大,患者的不适感比较强,而且成本较高,所以作为冠心病的日常筛查方法不太合适。动态心电图可以持续监测个体24h的心脏电信号,了解心脏组织持续缺血的情况,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动态心电图会受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不太准确。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试验手段,可以通过对个体气道中的气体交换结果进行测量,从而了解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对于同一种反应的应激反应情况,给出明确的反馈。相对来说,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本研究显示,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97.26%(71/73),高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86.30%(63/73),差异显著(χ2=5.811,P=0.016<0.05)。同时该检查方法也可以帮助评估冠心病病情以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突出。但该检查方法的缺陷是操作难度较大,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以及患者的配合度要求很高,所以虽然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效能都较好,临床也多选择影像学检查方式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常用方法,未来可以思考对心肺运动试验检查程序的简化,使其更好地发挥辅助冠心病诊断的作用[2]。

综上,冠心病诊断时进行心肺运动功能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武伟,李吉和,关爱丽 ,等.关于心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2025,(1):1992-1997.

[2]白喆,王营忠.心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5,(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