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实践
王子成
赤峰红旗中学 024005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中化学教学,探讨学科融合理念下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实践表明,学科融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拓展学科融合范围,推动化学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学科融合;高中化学;生活实际;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传统高中化学教学常将知识与生活割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难以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基于学科融合理念,将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其综合素养,对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一、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教学内容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学生常感到化学知识抽象难懂,难以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多从理论角度讲解,学生难以将其与生活中的食品变质、钢铁生锈等现象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教师多采用讲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与实践机会。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教师通常只是讲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塑料的合成、药物的制造等。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与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使得学生难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具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评价也存在局限性,主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考试中,题目大多是对化学知识的直接考查,很少涉及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种评价方式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实践策略
为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不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教学内容,挖掘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讲解其化学成分与性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还可以结合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化学在食品加工、化妆品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化学项目或探究活动。开展“水质检测与净化”项目,让学生采集生活污水样本,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净化实验,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竞赛、化学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应涵盖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项目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综合素养。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以“化学与能源”这一主题为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引入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类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讲解其化学成分、能量转化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设计“家庭能源利用方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各种能源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在教学评价上,从学生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将化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此类教学实践活动,验证了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实践策略的有效性,为其他教学主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家庭能源利用方案”项目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能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多种合理利用能源的方案,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风能发电的可行性分析等。这些方案不仅体现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拓展学科融合范围,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推动高中化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将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融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环境污染与治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为学生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结语
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是学科融合理念的重要体现,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有效加强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拓展学科融合范围,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推动高中化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 化学教育,2023,45(6):56 - 60.
[2] 李华. 高中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策略探讨[J]. 教育研究,2022,44(8):78 - 82.
[3] 张伟. 学科融合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56(3):45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