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作者

袁建辉

身份证号码:130926198203103236

引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 “双碳” 目标的背景下,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绿色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路径,通过梳理技术创新方向、分析应用场景、提出优化策略,为破解行业绿色转型困境、提升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

一、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绿色技术的理论基础

1.1 绿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技术体系。它突破传统技术仅关注功能性与经济性的局限,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纳入核心考量,贯穿机械产品从设计构思、生产制造到使用维护、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

1.2 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则

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具有以下原则。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原则中,应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获取到生产、使用、最终的使用后处理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优化从各个环节的设计,尽可能地降低生命周期的整体环境负荷;对于减量设计原则,是指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的材料、能源和废弃物总量的减小和合理的使用。

1.3 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

绿色技术创新是以循环经济理论、生态设计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理论主张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要求机械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如机械制造企业建设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将回收的零部件拆解后修复或直接用于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废弃物排放。生态设计理论主要指在产品设计时纳入生态设计理念,从本质上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通过改善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的搭配从而实现实现产品性能与生态设计要求的结合。

二、机械设计与制造绿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行业整体应用概况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内部,正处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环保法律规定越来越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执行,世界 70% 以上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已经把绿色技术列入战略计划。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业也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把绿色制造列入发展目标,但整个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在绿色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由于成本和人才方面的不足,在绿色转型进度缓慢,部分企业依旧保持着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模式。

2.2 主要应用技术类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绿色技术的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在设计过程中利用LCA 技术,评估产品的环境影响及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废弃物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改善产品的结构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在加工制造环节通过 3D 打印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逐层堆积的方式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同时能有效地实现复杂结构零件的实现,减少加工作业能耗。机械装备加工制造领域的轻量化设计技术,通过高强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传统的钢材可以实现减少车身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加工,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应用干式切削、少浇切削液的微量润滑等,可以降低加工液的消耗量,减少加工液使用的水污染。余热利用技术指在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将废弃的热量进行利用,将所转化的能转换为机械加工能够使用到的能源,提高生产加工中能的利用率。

2.3 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目前该产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一部分技术还不够成熟,例如,生物质基材料与复合材料用于机械的结构件中存在强度和耐久性等技术问题而没有大面积推广的应用现状;各绿色技术在相互配合方面存在不协调性,达不到彼此合作的共享效果,影响了该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从成本方面来看,现阶段该企业的绿色技术在研发方面以及后期设备的更新方面成本高。同时国家对于绿色制造的相关政策很多,但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各地执行力度不一的现象,并且地区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认证来规范和指导企业发展。

三、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

3.1 绿色设计技术创新

绿色设计理念从模块层面设计开始转向全面的体系设计。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产品虚拟设计,可以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就模拟产品的全寿命,通过建立模型准确反映产品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产品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产品的材料使用效率等的预测,降低产品在开发生产中的物化模型数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与绿色设计理念的结合,可以帮助设计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判断,选取最优的、最佳的产品功能设计、绿色材料替代等。模块化的产品设计不断完善,通过模块化的方式使各零部件可以在保持物理特性不变的基础上,由简单的更换,甚至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升级替换,延长产品的服役时间,降低产品的总体资源使用,在工程机械上,模块化的应用使工程机械产品的维修成本显著降低、使用寿命得以延长等。

3.2 绿色制造工艺创新

制造技术创新重点突出资源有效利用和污染源头控制,超精密加工技术突破提高材料利用率,例如纳米切削技术可将金属加工余量从 50% 降到切削废料的 1/10。绿色增材制造向多材料、大尺寸延伸,金属 3D 打印技术与冷喷涂技术的融合,完成复杂构件的近净成形制造,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融合衍生出制造新模式,工业机器人集群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根据不同工艺工况实现实时动态调节加工参数,实现切削液零排放、能耗自适应优化。生物制造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生物基复合材料来替代石油基材料,在汽车内饰件制造过程中,采用生物基材料实现产品碳排放降低,开辟新的绿色制造途径。

3.3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创新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将产品各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贯通和闭环优化,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个零部件分配唯一的数字身份,将原材料供应商信息、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等信息登记到区块链上,公开每个部件在产品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被应用、被消费的具体流向,并使其可追溯,充分利用每个部分在各个环节的资源;运用能耗预测和产品故障预测模型调整产品运维策略,减少产品在使用阶段的能耗。

结语

绿色技术创新是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为行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但技术瓶颈、成本压力等挑战仍亟待突破。未来需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培育专业人才,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机械制造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方向全面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洪刚,史普端,刘春军.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07):92-94.

[2] 赵月 洋. 计算 机技 术在 机械 设计 制造 中的 创新 应用 [J]. 集成 电路 应用,2022,39(02):170-171.